Camellia Yang
  • Start Here
  • NOW
  • PROFILE
  • BOOK/PODCAST
  • BLOG
  • ABOUT

31/3/2023

浅谈ChatGpt、订阅式居住和葡萄牙生活

Read Now
 
Picture
Concept art made by MidJourney
Stratechery网站由知名分析师本·汤普森(Ben Thompson)创立,是我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之一。该网站致力于分析和报道最新的科技和商业趋势,为读者提供深刻而富有洞察力的观点和分析。


本·汤普森在创建Stratechery网站之前,互联网上已经有很多关注科技领域的作者,他们的关注点通常在于科技产品而非科技产业本身。鉴于此,他利用自己在科技产业分析研究方面的20多年经验,开始在网站上定期发布具有洞察力和深度的文章。他的文章通俗易懂,风格简洁明了,深受读者和业内人士的欢迎。


最近,本·汤普森撰写了一篇关于ChatGpt的文章。他提到,2004年,美国科学家和企业家(Palm和Handspring的创始人)杰夫·霍金斯(Jeff Hawkins)出版了一本名为《论智能》的书,其中的一章讨论了计算机和大脑之间的差异。杰夫·霍金斯认为,计算机和大脑在本质上是不同的,因为它们建立在完全不同的原理上。计算机依靠编程,而大脑依靠自我学习;计算机有中央处理器,但大脑没有中央控制权。通过研究计算机的构成和内部原理,他认为计算机不可能拥有像人类一样的智慧。


2021年,杰夫·霍金斯又出版了一本名为《一千个大脑:关于智能的新理论》的书,并提出了「千脑智能理论」这一概念。他认为,大脑实际上是一个预测模型,通过不断预测输入信息作为内在属性,实现自我学习。当大脑的预测被验证时,大脑判定其世界模型是准确的;如果预测错误,大脑则会注意到错误并更新模型。


杰夫·霍金斯指出,智能实际上代表着能够进行预测的能力。虽然我们的大脑预测模型有时会出错,例如,失去肢体的人往往认为缺失的肢体仍在那里,他们感受到「幻影肢体」可以移动到不同的位置,感觉到位于肢体特定位置的瘙痒或疼痛,大脑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处理这种错误的信念。


在人工智能(AI)领域中出现的幻觉或妄想是指AI自信地作出的回应。例如,一个没有关于特斯拉年收入数据的聊天机器人可能会选择一个随机数字,并且不断地坚称特斯拉的年收入就是这个数字,而没有在系统内部意识到这个数字是它自己想象的产物。


人类幻觉是人类感官无法合理地与外部世界联系起来,而AI幻觉则是AI未经训练数据引导而自信给出的回应。随着一些大型语言模型(LLMs)如ChatGPT的推出,AI幻觉在2022年左右变得越来越突出。用户抱怨这些机器人经常在其生成的内容中嵌入听起来很合理的谎言和数据,甚至一些聊天机器人忘记它们是机器人,并声称自己是人类。


本·汤普森在与一款名为「Sydney」的计算机程序聊天时,体验到了某种超越人机交互的感觉,虽然他并不认为Sydney是有感知能力的,但这种拟人的体验是他以前从未遇到过的。尽管AI幻觉可能导致产出垃圾信息和错误答案,但同时也能创造出新的内容,例如让计算机产生情感表达等,而这一切都源于这是以前不可想象的。


计算机可以产生如此强大的效果,源于数学逻辑和哲学思想的发展。虽然从技术角度来说,AI助手所做的一切都最终由1和0组成,但由于它们的表现并不是事先规定的,这导致了人们感觉使用ChatGpt等AI助手的体验与普通计算机有根本的不同。


AI幻觉的产生说明大型语言模型并不适合回答某些类型的问题。机器学习虽然强大,但它的结果永远不会完美,有时只能达到基本可行的程度。OpenAI正在为ChatGPT添加插件支持,这将极大地扩展诸如ChatGpt等聊天机器人的功能,并让它能够访问来自网络的实时数据,与特定网站进行交互,完整地帮助用户实现想要通过程序达成的功能。


纵观历史,探险家们一直在努力创建一张准确的世界地图。一个残酷的军事将领可能会使用地图来计划屠杀行动,一位商人可以使用完全相同的地图来和平地交换商品。地图本身并不会决定人类的用途,它只是一张地图而已,既不充满杀气也不代表着和平。发动战争或进行贸易的欲望来自于使用地图的人。


人工智能也是如此,这项技术并不可怕,真正的风险在于掌控和使用它的人的意图。人工智能已经来临,我们无法预测它将对世界带来的影响。我们当前的责任就是推动其实现积极的结果,让人工智能帮助我们改善生活,建立一个更加高效、安全和和平的世界。就像杰夫·霍金斯在书中提到的那样,航船正驶向未知的大海,我们并不知道方向是否正确,直到我们抵达终点。


​订阅式居住

我在播客Chiwi Journal中采访了作家和数字游民先驱Lauren Razavi
(收听链接: #135: Global Natives, Nomad Passport, Subscription Living and Plumia Country with Lauren Razavi),她提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概念叫做「订阅式居住 Subscription Living」。


随着欧美地区的远程工作和数字游民生活方式逐渐成为主流,传统的住宿模式已经成了这些人进行无国界生活的最大阻碍。无论是漫长的购买和销售房屋的过程,还是在竞争激烈的城市中找到适合长短租的房屋,房地产行业缓慢和陈旧的系统并没有考虑数字游民们的灵活性、流动性和自发性。


那么,传统的酒店和公寓品牌能否提供一种解决方案,以适应日益增长的远程工作者和数字游民的需求呢?Lauren在疫情期间和总部位于阿姆斯特丹的一所酒店Zoku合作,推出了一种名为订阅生活的新住宿概念,将酒店的商业模式重心从依靠收取夜间住宿费用转移到收取每月订阅费用,这样像Lauren这样的数字游民们就可以全年在不同城市的Zoku住宿,通过向一个品牌付费,享受其在全球统一的高质量服务。


2010年代见证了全球订阅服务巨头的崛起,例如提供影视娱乐服务的Netflix、音乐服务的Spotify、和美食配送服务的HelloFresh。这些公司在许多城市运营,为全球知识工作者提供跨境生活方式和便利服务。国际共享办公品牌如WeWork和Spaces以及私人会员俱乐部Soho House也通过售卖会员订阅的服务,向消费者提供独家的物理空间访问权限。


2021年,Airbnb在全球范围内筛选了12个人,为他们免费提供一年的住宿,该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布莱恩·切斯基本人也在不同的Airbnb物业中生活了12个月,以展示数字游民生活的可行性。在不久的将来,预计将会有更多的住宿品牌推出针对远程工作者和数字游民的服务,就像推销旅游景点一样,每个品牌也会凭借其独特的风格和卖点赢得不同的客户。也许过不了多久,我们会认为向全球住宿品牌支付灵活的住宿费用才是常态,而不是向单个房东支付长期固定的租金。


诸如Zoku这类酒店的最大卖点之一便是高品质的熟悉感,不管你住在Zoku巴黎、维也纳还是阿姆斯特丹,酒店的总体设计都保持一致,厨房里的盘子和锅,浴室镜子的高度,电源插座的位置均无差别,这种一致性为旅行者在世界的不同角落提供了「家」的环境。同时,订阅式居住消除了数字游民和远程工作者对于全新居住环境的担忧,不必再担心自己的房间是否和图片一致,或是担心WiFi的速度。


订阅式居住的涌现将影响我们的全球价值观,这种模式将为更多人拥抱无国界的生活方式打下基础,那些早期参与的个体、公司、投资者和政府将在未来几年中获得回报。


葡萄牙

这个月飞了四个国家去了五个城市,身体走得太快脑子却没有跟上,于是有了很强烈的disoriented的感觉。问问ai小助手,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除了好好睡觉和吃饭,踏海抱树摸石头等亲近大自然的举动也会很有帮助。

于是临时起意在Airbnb experience加了一个周末游玩团,去葡萄牙辛特拉(Sintra)这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城市一探究竟。和我一块儿参团的是一对来自美国的gay couple,一个MIT毕业从事科技行业,一个哈佛法学院毕业供职于知名律所,结婚七年还是甜腻依旧,一路上光听他俩讲笑话就让我合不拢嘴。

游走在华丽的宫殿和花园、古老的城堡和教堂,然后又前往欧洲大陆最西角的Cabo da Roca,吹吹海风,走走步道。脑海中的杂念也慢慢沉淀下来,让我有了grounded的感觉。以前总是以city girl自诩,觉得无法离开大城市的繁华和便利,没想到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爱花花草草和自然风光,之前一位伦敦的占星师预测我会归隐山林,感觉大脑就像得到指示一样向其靠拢。又或许是这几年在欧洲生活被驯化地更知道如何去享受生命,返璞归真后才能看清世界,看清自我。


同行的导游小姐姐很有意思,除了履行她的工作职责带我们玩以外,还和我们分享了她的难处。她今年30岁,去年结束了一段长期的恋爱关系,然后突然意识到她周围的朋友不是结婚了,就是生孩子了,只剩下她一个单身的创业者。平常的朋友聚会她也觉得无趣,人们不是在抱怨朝九晚五的工作,就是在秀恩爱和晒孩子。她觉得自己不再属于以往的朋友群体。


随着葡萄牙变得越来越热门,也扰乱了她原本的日常生活,去哪都要排队等位子,街上到处都是说着外语的吵闹游客。小姐姐还十分关注国际局势,一直问我们对于俄乌战争和美国通货膨胀的看法,然后开始抱怨葡萄牙政府的不作为,让本地失业率上涨,很多人都付不起房租。


感觉导游小姐姐的状态和我当时在新西兰的时候太像了,一方面觉得大环境不好,另一方面觉得和周围环境格格不入。对于我来说,这种情况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换个国家,然后结交新的朋友,抱怨只会让自己陷入受害者情绪的泥潭,人这时候就应该揪着自己的头发自救。忘了哪位大神曾经说过,要选那个当时看着难的决定,不然就会在抱怨和悔恨中度过一天又一天,然后猛然惊醒时,眼看着一辈子也走到了尽头。


还有一点就是少看甚至别看新闻,别让宏大叙事裹挟了自己的人生,人还是需要将能量落脚在自己和周边人身上,整顿好自己的生活,才有力气去改变世界。小姐姐已经约我吃饭了,看看她能否成为我第一个心理咨询成功案例!
​

一周杂思

1. 我的网站上有一段话:

The cave you fear to enter holds the treasure you seek.

- Joseph Campbell

这句话意味着,人们通常会害怕面对未知或困难的事物,但往往这些恐惧所指向的事物,却可能是我们真正需要的东西。如果我们只停留在舒适区内,就不可能学到新的东西或发现新的机遇。

人生就像穿越一条看不到尽头的隧道,因为对前方的未知而充满着焦虑,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把一路前行的行动当作是自愿的行为,参与并体验整个过程。如果你能清晰地看到自己的人生轨迹,那并不是你真正的人生,而是社会和环境强加给你的东西,你的人生只有最后回顾时才会通透明了。

最近对「洞穴和山石」很感兴趣,我常听的「剧谈社」也刚出了一期契合此话题的播客,推荐给大家:【Vol. 49 巫师、帝王、文人的山:探秘五千年来山与石的神学和美学】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4206df542e4399a1f9a85c3 


2, 市场营销大师Seth Godin在一期播客访谈中说到,「学习 Learning」和「教育Education」是两码事儿。

教育是自上向下的一种社会制度,教育存在的意义就是把你培养成能为这个社会服务的工人。但是学习就不同了,学习是自发的,是因为想探索感兴趣的领域而产生的行为。

Seth举了一个成为棒球粉丝的例子,他说,你之所以成为棒球粉丝不是因为参加了棒球粉丝培训班或者读了棒球粉丝培训教材,而是自主选择成为粉丝,你热爱这项运动,你会自发地想多了解多学习这项运动。

Seth觉得当今的教育制度已经远远落后于社会的发展,随着信息冗余和远程工作这一社会趋势,人们完全可以花费更少的钱在发展中国家雇佣一个和发达国家拥有相同技能的人,所以说,你的竞争优势到底在哪里?是你的学历吗?还是后天自学的技能?想要在将来的社会立足,你必须有一些别人无可取代的技能,而实现的方法就是把一些看似不相关的技能整合起来。

现在的大学已经变成了学生们肆无忌惮喝酒交欢的场所,而不再是培养人才的温床。想象一下,如果你把上大学的这四年用在自学技能,拓宽交际网络和帮助他人之上,你的同龄人则在大学接受一些落伍的知识或者花天酒地,四年过后,会有什么样的差别呢?


3. 有人在Twitter上问Stability.ai的董事Jim O'Shaughnessy,未来十年人工智能会如何影响创业者。Jim给出了「我不知道」的答案。他认为相信自己能够预测未来是一种错误的思维模式,这并不意味着逃避责任,而是承认现实处于不断而快速的变化状态。


历史上的技术创新消除了很多工作,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们创造了比消除的工作更好的工作。例如,在工业革命时期,人们相信世界将走向尽头,每个人都会失业,但看看我们现在的世界,当时人类的担忧并没有发生。如果我们认为自己有完美的远见,那就是一种封闭的思维模式,会导致人类文明的发展停滞不前。相反,我们应该释放自身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借助现有的工具和即将诞生的工具来打造未来的世界。


4. 勇气的反面不是懦弱,而是顺从。


5. 我们通过图像感知,用隐喻思考,通过故事学习,用幻想创造。

Share

------

If you love what you read, please consider collecting one of my articles @ HERE

Your support makes all the difference!

中文社群现已开通,欢迎加入,和我一起学习成长!


Comments are closed.

KIA ORA! welcome to the chiwi journal newsletter

Join my monthly newsletter with 1,400+ lifelong learners to expand your cross-cultural knowledge.
© 2022. Y MEDIA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 Start Here
  • NOW
  • PROFILE
  • BOOK/PODCAST
  • BLOG
  • AB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