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恭喜曼城赢得三冠王!祝贺老瓜终于圆梦!
自六月开始,葡萄牙正式进入庆典之月,大街小巷被花束和彩带装扮,街头趴体和歌舞游行接二连三。曼城也在这个月迎来了足总杯和欧洲杯决赛,并取得了胜利,让我得以沉醉在这个载歌载舞的氛围中,每天都如打了鸡血般的欢乐。 6月10日欧冠决赛那天,我在一家爱尔兰酒吧观赛,结果被一群国米球迷包围,但最终大家也是以友好地拥抱握手结束,散场后在路上还偶遇了一位硬核的曼城球迷,看看他的纹身吧,估计这次三冠王的日期和图案也马上要上身了!
和对家球迷友好交流合影的事儿也让我想起前不久在Epic Web3 Conference上遇到的一位三四十岁的大哥。当我们互相聊起背景身世后,我知道他是土耳其和英国混血,我对他说我现在的愿望就是能去伊斯坦布尔围观欧冠决赛。然后这位大哥就来劲儿了,开始各种喷曼城是靠石油钱砸出来的垃圾队,不光在我面前瞎BB,还给旁边不懂球的讲解曼城有多垃圾(原话用的shit team & rubbish)。
我这才意识到他是一位C罗兼曼联球迷,我直接回复他,你知道你偶像现在哪里踢球吗?赚的是不是石油钱?你知道卡塔尔财团要收购曼联了吗?是不是以后也是石油砸出来的垃圾队?大哥顿时无言以对。就像我之前写过的那样,在城市中生活,我们每天与无数的人擦肩而过。无论是街头巷尾,还是商场餐厅,有时候与陌生人无意间的眼神交汇,就能照亮你一天的好心情;反之亦然,也有很多粗鲁愚蠢的人总能通过种种方式毁掉你的一天。 哲学家萨特曾经说过,「他人即炼狱」。那是因为人这种社会动物总是极易受他人的影响,很容易对他人的意见和评价作出反应。海明威在《流动的盛宴》中也曾表达过这样的感受:「唯一能败坏一天兴致的就要算人了,如果你能做到一天不跟人打交道,那么每一天都将愉悦至极。阻碍你享受愉快一天的总是人,除非是极少数像春天那样美好的人。」 珍惜并感恩那些像春天一样美好的人们吧,Ta们仅仅存在于世,仅仅是活着就能照亮他人的生活。也远离那些没事找事的脑残傻缺吧,光是和他们说话就让人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担忧和失望。人生苦短,多与能给你带来能量的人相处就够了。
周一曼城队在雨中进行了三冠王游行,看看曼市朋友前方传回的视频、官方直播和球员们的IG,也算是过足了瘾。观后感就是有生之年想和格拉利什一起趴体,如此真性情又会活跃气氛的大男孩,谁会不爱呢?记得三年前我为格拉利什写了一篇文章,那时候他还在阿斯顿维拉踢球,刚刚引起南门的重视,这三年间我一直关注着他的动态,见证他的成长。最庆幸的是他没有因为外界的批评而改变,他还是他 --- 那个来自伯明翰的典型醉汉。再次感叹,人真的没有必要因为社会和他人的评判就去刻意改变,保持那份与生俱来的特色就可以了。小格就放心地去做那个最闪亮的摇摆少年就好了,自然会吸引来真正爱他和支持他的人。爱情也是如此。
最后再来说说鲁本·迪亚斯。生活在里斯本,经常会听到当地本菲卡球迷对他的夸奖,每次提起他都是赞不绝口,说他在13岁青训的时候就展露了领袖气质。记得之前看新闻,本应该是现任队长京多安在决赛前发表励志演讲,结果迪亚斯想要说两句,行吧,结果说得还很好,队内鸡血立马蹭蹭上涨,拿下了足总杯冠军!于是我学习葡萄牙语的动力顿时又多了一个,下次去围观球员大巴,可以用葡语和鲁总以及兔兔交流。 P.S. Ruben Dias正确的葡语读音应该是胡本·迪亚士才对,不过无所谓了,我中英文名字不也有十几种念法嘛,知道是谁就行了。 数字游民
数字游民先驱Pieter Levels分享了学历和智商高的数字游民最喜欢的安全聚集地,里斯本排名榜首,伦敦、柏林、巴塞罗那和纽约也榜上有名(数据来自Pieter创办的Nomadlist网站,见下图)。
之前和葡萄牙本地人聊天,他们告诉我如果你在里斯本街头被抢了,可以去买彩票了,因为这个概率相当之低。确实如此,今年一直是party animal的模式,所以经常半夜或者凌晨三四点钟独自走在里斯本街头,也感觉相当安全。不像在伦敦的时候,大白天就被骚扰,地铁丢手机家常便饭,报警电话打得十分熟练... 这几个聚集地就差柏林没有去过了,月底正好去感受感受!有当地的读者朋友欢迎面基哈哈! 延伸阅读: - 数字游民签证大全网站 - 数字游民网站信息汇总 - 里斯本:我在这里成为一名数字游民 | My City in 2022 - 浅谈范式转移、里斯本和数字游民 - 浅谈数字游民、马德拉岛和音乐创作 - 浅谈创作者经济、数字游民和异步工作 CrossFit
本周在CrossFit训练中第一次尝试爬绳并取得圆满成功!三米高的绳子终于可以徒手攀登,顿时感觉我的游戏等级也前进了一大步,接下来就是慢慢攻克handstand walk以及吊环/单杠上的一系列动作了!
再次感叹CrossFit实在是一项犹如邪教的运动,每天被虐成狗,我却还对它一如既往的着迷,毕竟这个游戏让我有看得见的成长,顺带还能看到美好肉体,结识这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狠人! 本周末即将迎来我人生中第一个CrossFit Game,一想到有比赛就鸡血满满,从小到大好像特别喜欢考试和比赛,而且总能超常发挥。人还是需要在这种积极地竞争环境中才能得到成长啊,引用哪位主播的话就是,场上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你的竞争对手永远都是你自己。看看周末能否打破多项自己的训练记录吧! 从上周开始挑战了一下健身房的Hell Week(一周六天每天集训),一整周下来没有想象中的会瘫倒不能动弹,反而越练越厉害,最后一堂课还打破了个人纪录,实乃不可思议。于是超级好奇自己身体的潜力,我的头脑到底限制了我的多少发挥? 绝大多数人认为什么事儿(尤其是学习语言和体育项目)都要从小或者趁早训练,这不假。但如果你的目标不是成为世界上1%的顶级运动员,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我将近30岁才开始系统健身,34岁才开始练CrossFit又重新学习新的语言。自我感觉我还有20年的进步空间,想象一下20年之后的我回看现在努力的自己,肯定会是充满欣慰和感激的,就像我现在回看那个刚开始健身什么都不懂的我一样。 相信时间和复利的力量。Trust in the process ❤️ 阅读推荐
凯文·凯利的朋友CD在其联合邮件订阅中,分享了数百本畅销自助书籍中总结出的11条简单规则:
1. 迈出一小步。 2. 改变你的思维模式。 3. 挣扎和恐惧都不是坏事。 4. 不要立刻下判断。 5. 记住人固有一死。 6. 保持玩乐心态。 7. 对他人有用。 8. 完美主义等于拖延症。 9. 过好生活很简单:睡眠、锻炼、饮食、放松。重复。 10. 把一切都写下来。 11. 阅读不能解决一切问题。每个人都需要在与他人的交流中发现盲点。 市场营销大师Seth Godin做客Tim Ferriss播客时,讲了一则很有意思的故事。 他有一次偶遇了一架钢琴,上面立着一个牌子,写着禁止在钢琴上摆放重物,下面还有一行小字:此钢琴为1884年原装斯坦威钢琴。这不是随随便便的一架斯坦威钢琴,而是最原始的唯一的那一架。 Seth不禁感叹道,1884年制造这架施坦威的人们有没有想过,140年后这架钢琴还能存在,甚至还能供人弹奏呢?于是Seth将这个故事写到他的博客和演讲中,「我们现在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没办法保证它在百年之后还能存在,但我们可以假装它的存在,就像这架钢琴一样。所以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是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是想象它们在长远之后产生的影响。就像百年之后这架钢琴仍然在这里,给前来参观的人们带来的震撼力一样。」 对于写作者来说,写一篇文章有多少的阅读量或是点赞数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写的东西可以让某个读者因为你的内容而受到启迪,继而让ta释放出生命的能量,实现这一世为人的潜力和责任。与人之间的交往也是如此。 一周杂思
1. 最近和一位32岁才开始玩滑板的朋友吃饭,他聊到自己从小就喜欢街头文化,也一直想学滑板,从小到大上学上班苦于没有时间,30岁之后觉得自己年龄大了万一摔骨折了怎么办。
他和我基本是同一时期搬到了里斯本,也是在这里生机勃勃的能量场下突破了心理障碍,终于开始从零开始玩起了滑板。前两天他还在里斯本的一个滑板公园碰到了拥有百万粉丝的滑板主题油管大V,两人交流后也是觉得,其实并不是身体限制了发展,而是头脑作祟,大脑总是告诉我们这不行那不行,当我们的内心被恐惧占据后,自然会在现实生活中显化出「我不行」的境况。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至少做一次一些自己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不是作死那种),打破大脑的限制后,人生也开阔不少。去往哪些支持你勇往直前的环境,结交那些为你打气陪你你疯玩的朋友,不设限的生活每个人都值得拥有。 2. 当你听到内心那个否定自己的声音时,你可以告诉它:我听见你了,但我比你稍微强大那么一一点,这次要听我的。 3. 90%的内容都是糟粕。如果你认为你不喜欢歌剧、爱情小说、TikTok、乡村音乐、素食、NFT,继续尝试,看看你是否能找到那10%的精华。 4. 今天和一位读者朋友交流时,发现年轻时因为缺乏安全感而急于「稳定下来settle down」真的是太普遍了。 大多数人的心智可能到30岁以后才逐渐成熟,过早的投身于一个不适合自己的职业或者和不适合的人结合往往是生活中痛苦的主要来源。后来又担心沉没成本,所以不得不一直痛苦下去。 如果我能回到过去,我肯定会对年轻时充满不安的我说一句,保持你的好奇心不断探索,耐心点,再耐心点,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不要做无谓的担心(我在20来岁每天胡思乱想担心的事情96%都没发生),不要被社会时钟限制,吃好睡好瞎折腾但不作死就可以了! 5. 今年身体的敏感度大幅上升,遇到能量场和我不在一个频率的人,身体的反应也越来越强烈。现在和人约聊也越来越自我,一言不合多微笑,再反感一点就退场。当然了,最起码的礼貌和尊重要给足,但也不能委屈了自己。 世界那么大,完全无需强求一定要和某人成为朋友,也没必要一定要加入某个组织社群或者听读某一类东西。找到适合自己的,让自己总能活在一种舒服自如的状态中就够了。 6. 线上导师Tom Morgan给我介绍了一位他的朋友Ron Rivers —- 曾经在金融科技领域混得顺风顺水,如今深耕探索灵性世界。于是有了这一期播客,我和Ron一起探讨了当下时代我们面临的灵性挑战,以及如何取得自我实现。 和Ron聊天最大的收获是人们经历那些无法用科学和理性思维解释的现象实在是太普遍了,而我们能做的就是「让万事万物穿过自己」,不惧怕,不评价,只去体验,去感受。 ------
If you love what you read, please consider collecting one of my articles @ HERE Your support makes all the difference! Comments are clos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