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赶时髦注册了以太坊域名(The Ethereum Name Service, ENS):camelliayang.eth
以太坊域名类似于我们现在广泛使用的DNS域名系统,DNS把域名解析为IP地址,而ENS是把.eth域名解析为以太坊地址。就像上世纪90年代互联网兴起时,大家忙着抢注DNS域名,现在以太坊域名的使用人数也与日俱增。对我来说最实用的功能是互相转账时不用再输入一长串的钱包地址,也可以为将来做DeFi之类的项目抢占先机。 以下是注册步骤:
1. 注册以太坊域名是一个完全去中心化的过程,首先需要一个以太坊钱包,我用的是MetaMask https://metamask.io。还需要大约$150美元的以太币作为燃料和交易费用(可以参考以太坊燃料查询网站看看当天的价格,我之前第一次申请时,价格高达$600+,但正常情况下应该是$100以下就可以完成的)。
2. 准备工作做好以后,便可登https://app.ens.domains 注册域名,有中文语言选择。我输入了「中文以太坊」进行测试,该域名尚未被注册,此时可查看注册需要的具体费用。 3. 我最终注册的是camelliayang.eth 域名,等待几分钟验证付款之后就顺利完成了。可以将所有数字货币链接到你的域名之上,也可以把个人网站和社交媒体信息一并链接,具体请参考我的页面:https://app.ens.domains/name/camelliayang.eth (欢迎尝试数字货币打赏!)
这周在给Balaji的1729网站约稿的过程中,对元宇宙(Metaverse)做了很多研究。线上游戏平台Roblox把这个概念写到了招股书中;Activision Blizzard和Epic Games等大型游戏公司也投资了数十亿美元来打造「元宇宙」;包括Balaji和马克·扎克伯格在内的硅谷大佬们纷纷游说虚拟现实技术的必要性... 深深地感到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社会变革的节点上。
附上我的元宇宙生活: 第一步:二次元头像 ✅ 第二步:虚拟现实办公室 ✅ 第三步:数字消费大于物质消费✅ Balaji表示Zoom背景墙、 Oculus头戴设备、 《堡垒之夜》皮肤都只是开始,VR眼镜+ 动作捕捉摄像头+数字虚拟形象+NFT服饰将是未来生活常态。未来已来,你准备好了吗? 一周杂思
f1. 和朋友聊最近发生的好玩的事儿,比如说周天独自去看球,看到两个穿着曼城球衣慈眉善目的老爷爷就主动上前搭话,没想到其中之一的儿子竟然在北京生活了7年,瞬间拉近了距离,找到了半场休息时的聊伴;昨天有人来修窗户,我看他背着这么沉的包气喘吁吁,就主动问他要不要来一杯茶和小饼干(被大英传统洗脑了),厨房闲聊的时候得知大叔来自新西兰?!又是一波老乡见老乡的怀旧会谈。
朋友说他这点最佩服我,总能认识有趣的人,有好玩的故事。想想也是,记得小时候和爸妈在某外地景点排队时,听到有人讲济南话,爸妈就鼓励我去和他们搭话,那时候尝到了被夸奖的甜头,到现在都记忆犹新。长大后才知道,这是一种不对称思考方式:多做低风险高回报的事情。 主动和你欣赏的/尊敬的/有趣的陌生人在线上线下建立联系,应该是成本极低但回报超高的一种方式了。当然,也不是没有失败案例,这就考验你的搭话水平了。首先需要设身处地的为对方着想,看看你的搭话能给别人带来什么价值,而不是突然给别人发个私信说要聊5分钟?或者在大街上突然走过来说要认识别人。这种未经思考的搭话方式难免被拒绝。 2. 小时候每天早上都会跑到楼下,打开嵌在墙上的报箱,第一时间阅读爸妈订阅的《济南时报》《齐鲁晚报》《生活日报》《都市女报》。现在这习惯已经延续成为定时查看邮箱,看看我喜欢的内容创作者又发来了哪些有价值的订阅邮件。以往看到好内容,都会剪报做成小册子;现在则复制粘贴然后保存到文件夹中。变的是媒介,不变的是习惯。 3. 最近看到一批美国的创作者开始秀一种新型的银行卡片。传统银行很难为创作者这种自由职业者批准信用卡,Karat公司则解决了这一痛点,它不看你的社保号码,也不需要填写繁琐的表格,只看你的社交媒体账号。看了看这家公司背后的创始人和投资人,果然都是Twitch、YouTube、TikTok等创作者扎堆的平台出身的。你要很了解自己的痛点,了解用户的痛点,才能想出一套解决方案,做出一个用户争先恐后想要的产品。 4. 伦敦市长竞选还在往家里邮寄信件冷冰冰地要求投票;迈阿密市长已经在推特上说服了大批创业者从硅谷搬离。未来的市长就像公司的CEO,人才都是流动的,看看你有没有能力吸引最好的人为你「打工」。一个创业者自带百万身价来城市生活,一百个人就可以创造上亿的资产,这样的城市还缺钱吗? 2022年,迈阿密约一个不? Comments are clos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