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重游我最喜爱的葡萄牙作家费尔南多·佩索阿的故居,把他私人图书馆的藏书好好浏览了一番,再次感叹他惊人的阅读量。1300多本书籍涵盖文学、历史、医药、科学、地理、政治、还有占星和密教,大多数的纸业上也写满了注脚!
就像他说过的那样,「太多的意念飞快地在脑海中闪耀,我只好随身携带着笔记本。即使这样,写满的纸页那么多,还是不免遗失,有时写得太快,好些字也无法辨别」。真的是充满共鸣!我写了20多年的日记,平常出门也是随身携带纸张,脑海中的想法就像关在家里的小怪物,如果不把他们放出来,就会一直折磨着我。 认识佩索阿的人回忆道,「他是一个令人愉悦的人,充满魅力和幽默感,但是同时他却刻意与他人保持着距离,免于与任何人过份的亲密,从而干扰他的日常作息」;还有人说,「当我告别他时,我再也不敢回头看着他,我怕我会看到他在空气中消失」。 这样一位作家,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凭空创造了80多位有生活背景并个性迥异的虚拟作家,然后以他们的名义发表作品,而他们彼此之间还拥有交集,这一切都是他死后才被人发现。他虽然并没怎么游历世界,却在自己的想象中创造出了整个宇宙。 附上我之前在读书会上分享的佩索阿的《不安之书》播客和PPT:
这次重游佩索阿故居的零碎感悟:
- 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在阅读一本书时,感觉纸上的一字一句好像是自己写的?又或是在读自己的日记和文章时,却对写过的东西毫无印象? - 我在旅客留言簿上所写的东西,如果将来有其他人读到还能会心一笑,那自然是好的,就算没有人读到,也对我毫无影响。 - 写下每个人都遭遇过的事情,那就不足为奇;写下只有我经历过的故事,那就无人能懂。 - 我把一部分的生命用于胡乱地忙碌,另一部分生命用来写作抒发不可能传递的情感。我把所思所想串成一本书,书里的每一句表白背后都有一个懦弱且不懂得放弃的我。 - 一个人坐在一辆高速行驶的车里缓慢地进行思考,那么这个人的速度到底是快是慢? - 爱因斯坦和苏格拉底能做到的, 不会比撞击地球的彗星更多。 但他们的情绪感受, 却是石头可望不可及的产物。 - 梦境和现实,是同一本书的页脚, 顺次序读的是现实,随意翻阅的是梦境。 把梦境串起来,也会成为真实的生活。 - 我对生活的疏离态度,让别人对我难以产生感情; 我周身散发着一层冰冷的光,拒绝他人靠近; 我希望适应环境,又不想融入妥协。 那就接受命运的诅咒,不可避免地承受孤独之苦,但也心安理得。 「假如有一天我在经济上变得宽裕,以至于能够自由自在地写作和发表作品,我知道我会想念这种很少写作和根本不能发表的不稳定生活。我想念不仅因为这种生活尽管平凡,却一去不复返,还因为每一种生活都有其特有的品质和独特的快乐,当我们过上另一种生活,甚至是更好的生活,以往生活的独特快乐直到渐渐消去才变得那么好,它的特有品质随着生活的渐渐流逝才变得那么特别,而有些东西已消失殆尽。我想念能够回顾过去的未来,想念这尽管荒谬的一切。」 佩索阿《不安之书》 影片推荐
前一阵儿我在公众号推荐了《孤注一掷:阿森纳》这部体育纪录片,然后有读者朋友推荐我看看网飞的《人生战术本》,以纪录片的形式邀请那些拥有冠军履历的教练分享他们在体育和生活中取得成功的经验,第三集看到了老熟人「鸟叔」穆里尼奥。
话说早年的我对鸟叔是一百个看不惯,觉得这个人狂妄自大又一肚子坏水(灭了我萨多少次),黑他骂他的事儿没少干。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从暴躁球迷变得理性起来,也慢慢地放下「憎恨」去了解他的为人。 这集一开头就显示了鸟叔的狂人本性,一副「舍我其谁」的大佬模样怼得记者无话可说。从波尔图到切尔西到国米再到皇马,他一路凭借着极大的求胜信念和保守的战术风格实现了在三大顶级联赛夺冠的梦想。 片中的两个片段让我印象深刻: - 鸟叔受到欧足联禁赛不得出现在教练席和更衣室,结果他为了能和队员在一起给他们打气,冒着风险打破规矩,钻到球员更衣室的洗衣箱里,躲过了欧足联官员的审查,简直是个不折不扣的老顽童! - 鸟叔带领国米夺冠后已经确定了要离开球队,他不忍心和球员道别,所以没有跟随大巴回营。在他离开时还是不小心遇到了一名队员,两人抱头痛哭的场面让人心酸。 俗话说「恐同即深柜」,你讨厌的人身上有你隐藏的特质。早年我最讨厌穆里尼奥、C罗和伊布,因为他们太过自大不够谦逊(可能也和他们为皇马效力以及和瓜瓜撕B有关)。现在看来,其实我内心深处和他们一样桀骜不驯(在没实现他们的成就前,姑且算作自视清高吧)。因为从小成长在儒家教育的环境中,让我不得不收敛起自负的光芒,甚至做一个people pleaser,但当生活环境与本性背道相驰时,人们难免会痛苦不堪。 在鸟叔身上学到的就是「想要什么一定要大声说出来」,带着极强的自我信念和不断磨练的技艺,终究会实现自己想要的一切。当然了,这一路上肯定少不了团队的支持,找到你想和Ta们一起玩无限游戏的人,然后一起在宇宙这个游乐场开心玩耍吧! 播客推荐
【理想屯】播客本月正式重启!撒花庆祝!
#130期节目邀请到了我社群的天使用户少楠,他是笔记软件flomo的创始人,奇想驿播客的主播,产品沉思录的主理人,同时也是重度科幻迷。 本期节目你将听到: - 我和少楠如何相识,以及如何忽悠他成为我社群的天使用户? - 法国哲学家勒内·吉拉德(RenéGirard)的模仿和欲望理论如何拯救了少楠? - 在信息爆炸时代如何把控知识输入? - 如何从产品经理的角度看人类这个操作系统?人的欲望和动机从何而来? - 如何找到人生母题? - 如何从零开始搭建自己的知识管理体系? - 聊聊Notion这家公司背后的设计和运营理念。 - 斯多葛派哲学对我们的影响,为什么每个人读相同的哲学理论会看到不一样的东西? - 聊聊喜欢的科幻作品,以及未来如何利用AI工具辅助创作? #131期节目的嘉宾是「Steve说」的主播史秀雄Steve,他同时是一位独立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学讲师,译有现象级心理学著作《人生十二法则》,并著有畅销书《假性亲密关系》。 本期节目你将听到: - 什么契机促使Steve有了翻译知名心理学家乔丹·彼得森《人生十二法则》的想法? - 「打野招呼」会不会成为网络时代的新的交友合作方式? - 翻译《人生十二法则 1& 2》的幕后故事 - 「龙虾教授」乔丹·彼得森的黑化过程 - 国家之间意识形态的对抗 vs. 国家内部的撕裂 - 人们在数字时代的线上线下两幅面孔 - 疫情以来公共心理健康遭受了哪些危机? - 我们如何面对传统和现代的冲突?如何平衡生活中的已知与未知? - 如何用书写更新人生地图,用语言治愈自我? - 人是否一定要经历烈火焚烧才可实现涅槃重生的转变? - 为什么人类越互联越孤独?从大脑的左右半球说起 - 从炸号事件反思互联网的舆论环境 - 插画师看过来!招募可以为「爱是什么」系列配图的能人志士 - 成为主播后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改变? - Steve的信息摄取方式和推荐的学习方法 - 什么是金钱?金钱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原生家庭的问题?如何与父母谈论生死的问题? 最后再分享下我最近做客【9号酒馆】和【躺赢人生】的两期播客: 一周杂思
1. 没有底层的人生信仰支撑,你的生活将充满了迷茫和问题。你只会受到社会和他人的摆布,每天活在解决自己完全不感兴趣的问题中间。人能做得最好的事情就是学会为自己思考。
2. 只要你不停尝试,最终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生命在于运动,没有任何借口停止运动。一旦你养成了运动的习惯,掌握了基本的活动要领,就会为你打开享受其他体育运动的大门,也让你意识到身体的潜能。 3. 我们当下的每一个行动都会为文化的形成作出贡献。我们的肉体会消亡,文化却会一直传承下去。所以需要每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个体不断训练自己有意识地去思考和行动,未来是好是坏,取决于当下人们行为引起的涟漪。 4. 姥姥过世后我几乎再也没有吃过排骨, 因为只有她做得最好吃, 那是属于她的味道。 和喜欢穿黑色的男友分手后, 我衣橱也极少再见黑色, 那彷佛是他的专属颜色。 我喜欢给每个爱过的人, 都配上主题曲, 当熟悉的旋律响起, 爱意也丝毫未曾远离。 我把自己困在回忆的漩涡里, 眼前的当下, 在意识到时已成为过去; 而定格在时空中的Ta们, 依然还在那里, 也许某天,我们又会在未来相遇。 5. 这几年的主题一直是「Unlearn」,抛弃之前束缚我的教条,开始对习以为常的事情进行发问和反思(不是抬杠),比如说: - 为什么每天要吃三顿饭(推荐间歇性断食intermittent fasting)? - 为什么要朝九晚五(远程异步工作在欧洲已成为主流)? - 什么是金钱?什么是国家(比特币和网络国家)? - 为什么要按部就班地遵从社会时钟(新陈代谢年龄和大脑年龄)? ... 当你不断拷问自己这些常识时,就会发现有些事情根本经不起推敲,会有更好的方法来取代。在这个千变万化的世界,「常态」的概念也在时时改变。我们再也回不到过去的「正常世界」,与其怀旧焦虑,不如早日接受现实,并与时俱进发展适合自己的「常态」。 每个人的经历也许只占世事的0.00000001% ,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残缺不全,但却形成了我们全部的世界观。宇宙中并没有一套标准的守则可以为我们的一生指路。那么就去勇敢地体验和试错,想想支撑自己过好一生的信念和责任到底是什么? 6. 北京时间9月17日(周六)晚上8点在CY Circle Discord做一期关于赫胥黎《知觉之门》的读书分享会,同时讲述下我的psychedelic experience。点击链接报名参加。 ------
If you love what you read, please consider collecting one of my articles @ HERE Your support makes all the difference! Comments are clos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