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mellia Yang
  • HOME
  • NOW
  • PROFILE
  • READING
  • ABOUT
  • BLOG

11/12/2020

助你决策的24大思维模型

0 Comments

Read Now
 
Picture
Photo credit: Ben Sweet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位英国小哥George MacGill。他曾经作为英国最优秀的大学生之一出版了自己如何赢在校园的故事。他毕业后专注电子商务和思维模型,视查理·芒格和Naval为自己的精神导师,也会在推特上不断发布Naval和塔勒布的名言警句(@navalbot @nntalebbot)。他和好朋友Chris Williamson一起录制了4期关于Mental Models的播客节目(Podcast: Modern Wisdom)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进行决策。简单总结下这四期的内容:

  • Mental Models(心智/思维模型)是人类做决策的基本配方。如果你的意识是操作系统的话,思维模型就是apps,帮助你根据环境做出决策。
  • 思考模型之「逆向思维」。与其追求成为一个幸福快乐的人,不如想想做哪些事情会导致自己的不幸,然后避免。25岁的George为自己罗列了需要避免事宜的列表:舒适、为自己讨厌的人工作、做简单的事情、忽略健康、欠债、有毒的关系和反馈少的环境。
  • 思考模型之「对比思维」。George认为尽管我们人类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但是人们还是总感觉不幸福。与其每天看社交媒体上面别人精心挑选的生活展示,然后和自己略显无聊的日常生活相对比,不如去医院走一趟,你会体会到自己健康的活着就是最大的幸运。
  • 思考模型之「第一原则思维」。把问题打破砂锅问到底,直到击中问题的核心。George在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都会问自己,这件事会让我在时间和精力方面有所收获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话,他就不会去做。Elon Musk是第一原则思维的代表人物。Work Done = Time x Intensity
  • 思考模型之「双重思维」。培养脑海中可以同时存在黑白两种极端思维的能力。比如说拳击手在训练时会认为自己有很多很多的弱点需要克服,但是一旦站到比赛场上,就认为自己是宇宙无敌。
  • 思考模型之「信息筛选思维」。人们总喜欢新鲜的事物,大众每天消费的信息绝大多数都是过去24小时之内产出的,但是唯有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信息才是人们最应该去观看和阅读的。一本书如果已经存在了100年了,那它还将继续存在下去。《战争与和平》《1984》都是历久弥新的经典。
  • 思考模型之「系统 vs. 目标」。举一个减肥的例子,目标是减掉10%的体脂,系统是养成一个每天都可以执行的减肥习惯。在目标没有达成前你总会活得很痛苦,但是一旦建立了可以帮助你实现目标的系统,生活就会朝着积极的方面改善。
  • 思考模型之「方向 vs. 速度」。方向一旦错了,即使你行进的再快也于事无补。人们有满满的行程安排,并不代表工作高效。我们需要停下来好好思考,自己是否在对的道路上。而不是用忙碌来做借口。
  • 思考模型之「不对称思维」。George会避免去做那些高风险低回报的事情,比如说开车发短信。他发现在社交媒体上给大V们发信息是低风险高回报的举动,也因此认识了很多他崇拜和尊敬的人。
  • 思考模型之「长远思维模式」。George每次做决策时都会问自己,未来的我会为现在的我做的决定付出代价吗?
  • 思考模型之「写下人生指导方针」。巴菲特和本杰明·富兰克林都会列出自己的人生准则和行为规范,每天睡前看一看来反思自我,指导自己的人生。
  • 思考模型之「游戏思维」。游戏中主角总有一个特定的任务需要完成,在生活中也要给自己找到优先完成的任务,而不是罗列一大堆的to-do list。游戏中还有升级制度,在生活中也为自己想象一个进度条,比如说每个月赚1万块是第十级,我现在在第五级,我需要如何升级?游戏中的角色只是你的模拟,在生活中也要时常跳出来审视自己,不要让「自我膨胀」和「自我怜悯」阻挡自己。
  • 思考模型之「投入vs. 结果」。想要非凡的结果,需要非凡的投入。普通人做普通的事情收获普通的结果。特立独行的人做常人不能理解的事情然后收获非同凡响的结果。拥抱自己的独特性,不要因为他人的看法而改变自己的个性。
  • 每所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都用自己的方式潜移默化的改变你的行为和思考方式。比如说纽约充斥着「赚更多钱」的思潮,洛杉矶总是告诉你「要变得更有名气」。George生活在伦敦的Mayfair,每天被豪宅和豪车包围,激励着他跳出舒适区更加努力。选择适合你的城市。
  • 思考模型之「绝对所有权」。一切事情发生后都先从自身找原因,而不是去怪罪他人和环境。尽管不是你的错,你也可以从反思中受益,向着更好的方面提升自己。
  • 思考模型之「反脆弱」。拥有多重收入渠道,这样在面临打击和困难下,总有一条路可以走通,先解决温饱问题。
  • 思考模型之「事物总有好的一面」。很多人因为下雨天就心情郁闷,殊不知雨天也有雨天的魅力。事无好坏诠释在人。和恋人分手?没关系,正好有时间和自己独处,提升自我。
  • 思考模型之「和自己尊敬喜爱的人相处」。三人行必有我师,做房间里最蠢的那个人没有什么不好,这样的自己总能找到周围人的闪光点并向其学习。
  • 思考模型之「环境影响」。如果你面前有一大碟的炸鸡翅,而你正在减肥,你很难用自己的意志力与其抗衡。所以不要把自己放在一个需要你去调动意志力去反抗的环境中。
  • 思考模型之「剃刀模型」。奥卡姆剃刀: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即简单有效原理;
  • 汉隆剃刀:能解释为愚蠢的,就不要解释为恶意;George剃刀:永远选择那个能为你带来更多机会的选项。比如说在推特上私信大V,和新的朋友相聚聊天,给陌生人送上赞美等等。
  • 思考模型之「第三视角」。当两个人为一个问题争执不休时,可以跳出各自的环境以第三人称的视角来看待问题。查理·芒格曾经说过,如果他不能将对方的观点想得更透彻的话,他不会去参与这个辩论。
  • 思考模型之「个人辩护」。人们在面临相同事情的时候总会为自己找借口。比如说如果自己迟到了就说因为交通堵塞,如果他人也用交通堵塞解释迟到,你会怀疑他们在骗人。
  • Peter Thiel曾经问过一个著名的问题,有什么你认为是正确的但是世界上其他人却不敢苟同? “What do you believe to be true that the rest of the world disagrees with you on?” 带轮子的行李箱发明出来之前,别人都认为在箱子上加轮子是无稽之谈。我们现在觉得正常的事情,在50年前都被认为是异想天开。
  • 想要更改习惯,首先需要更改环境,而环境中的主要因素就是人。选择你交往的人,选择你所处的群体,个人总会受周围人和社会的影响。
  • 现代社会人们不仅仅追崇享受,反而也会去花钱「受罪」。比如说参加铁人三项,跑马拉松,甚至玩一些战争游戏。推荐观看《Rick and Morty》剧集中的Roy片段,其实人生就是一场游戏而已。
  • 小心那些让你的生命和成就一夜归零的举动。也许你每天吃得健康,不抽烟不喝酒也常去健身,但是有一天你开车发短信失神出了事故奄奄一息,你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化为了泡沫。避免做蠢事比努力去做聪明的事情更重要。
  • 人类并不是最强壮的动物,但却是最会发明使用工具的动物。人类可以借力来实现目的。在当前世界可以实现财富自由的杠杆有:人力、资本、代码和媒体。所有成功的人和企业都少不了使用上述杠杆。
  • Donald Kingsbury曾经说过,传统的存在意义就是掩盖问题,当我们深入研究传统时便会发现问题,问题从来都没有被解决而是被压抑。
  • George认为社会上需要更多「奇怪」的人。如果每个人都随大流,那这个社会将充满了平平无奇的普通人,社会的进步需要每个人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并发扬光大。
  • 思考模型之「用数字说话」。学校里教的数学课通常十分无聊,导致很多人对数学失去了兴趣。用数字解释问题应该是每个人必备的技能。通过数据可以佐证事实和监控表现。
  • 思考模型之「锚定效应」。餐厅可以把顾客首先看到的菜价设置的很高,这样人们有了计量标准,后面的菜价格只要比前面的低,就会让人们觉得便宜。和朋友出去时,找一个和你类型相同但是比你丑一点的同伴,这样别人看到你们俩会觉得你更有魅力。
  • 思考模型之「幂律法则」。20%的人口占据了80%的社会财富。极少数的关键事物带来绝大多数的收益,其他大多数普通事物只获得少量收益。成为自己领域的前20%,你的回报率也不可计量。
  • 思考模型之「机会成本盲目」。当做决策时,我们往往只给自己两个选择,比如说辞职或者留职,分手或者继续在一起,但是很多事情都有不止一个非黑即白的选择。我们并不需要等着工作做得不开心了才会去想要辞职,而是随时查看更好的选择。你刚辞职就能获得梦寐以求工作的几率少之又少。
  • 世界如此复杂,虽然思维模型越多越利于你做出决策,但是还是要找到支持你做决策的最底层意义。Jeff Bezos每次为公司做重大决策时都会问,这个决策可以提升客户体验吗?Elon Musk则怀抱一个目的,就是这个决策能否让自己离火星更近一步。找到你的终极目标。

George Mack Twitter: @george__mack

推荐读物
- 《穷查理宝典》彼得·考夫曼 (收录查理·芒格历年演讲)
- FS博客:https://fs.blog/ 
-《Pre-Suasion》 by Robert Cialdini
-《Win Bigly 》by Scott Adams
- Why We’re Fated to be Lonel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tCR6P5rsXU 
-《Cities and Ambition》by Paul  Graham http://www.paulgraham.com/cities.html 
- 《6 Harsh Truths That Will Make You a Better Person》
https://www.cracked.com/blog/6-harsh-truths-that-will-make-you-better-person/ 
- 《Super Thinking: The Big Book of Mental Models》 by Gabriel Weinberg
-《Extreme Ownership》by Jocko Willink
-《Antifragile》 by Nassim Taleb
-《After On》 by Rob Reid
-《Predictably Irrational》by Dan Ariely
-《The Everything Store》by Brad Stone

-《Blindsight: The (Mostly) Hidden Ways Marketing Reshapes Our Brains》by Prince Ghuman and Matt Johnson
-《Atomic Habits》by James Clear
-《How to Fail at Almost Everything and Still Win Big》by Scott Adams

Share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Details

    Join the newsletter

    Subscribe to get my latest content and announcement by email.

      We won't send you spam.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Powered By ConvertKit

      RSS Feed

      Categories

      All
      Dear X
      New Zealand
      Podcast
      Poems
      Reviews
      Stories
      Thoughts
      Translation
      UK
      Worldwide

    Get in touch!

    Join me together to explore the journey within.

    Thank you!

    You have successfully joined our subscriber list.

    .
    • HOME
    • NOW
    • PROFILE
    • READING
    • ABOUT
    •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