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mellia Yang
  • HOME
  • NOW
  • PROFILE
  • READING
  • ABOUT
  • BLOG

30/8/2018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0 Comments

Read Now
 
Picture

当大多数新西兰人还在责怪移民抢走他们的工作时,你有没有想过,也许5年,10年之后,其实是机器取代了你的工作。


很早之前读过一篇文章,讲了社会发展并不是直线上升,而是呈指数般增长,一旦到了节点,以人类现有的认知能力,完全无法理解也无法应对即将到来的新的社会形态。


从原始社会过渡到农耕社会需要几万年的时间,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历经千年,从工业社会到知识型社会,却只需要百年时间,而下一个社会形态的诞生,会不会骤不及防呢?
一项发明和创造,就可以把我轻易的代入一个新的纪元,社交媒体的诞生在一定程度上改写了人类的交流方式,短短十年时间,已然对整个社会产生了变革性的影响,谁也不知道下一个改变人类命运的东西什么时间诞生,无法预测,只能静观其变。


俗话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影响力已经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展现的淋漓尽致,经济全球化,但是政治却没有全球化,也基本不可能全球化。虽然有联合国这样的组织存在,但在管理国家这件事情上,还是关门各管自家事,所以这就有了全球化和国家主义的矛盾,也是现在极右势力崛起的原因。


人们因为看不到未来,所以想退回过去,回到固步自封的状态,因为怀旧的心理作祟,让人们更愿意美化过去的美好,反正前路迷茫,不如后退几步,却不知道再次退回的过去,也是截然不同的境地。


社会的进步,是一个整体的进步,其中的个体渺小的不值一提。宏观来讲,GDP上升就是所谓的进步,没有人会关心个体是否幸福快乐,个体只不过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小的不能再小的劳动力,工作产出价值,再充当消费者用自己的私欲喂养现代社会这个大怪兽。


伴随着人工智能的诞生,本身就不关心个体情感需求的社会,会更加倾向使用没有自我意识的机器来代替人工。人有智慧,也有意识,但我们现在只是在大肆发展Artificial Intelligence ,而只有极少数的人在关心Artificial Consciousness,有一天,一个故意不通过图灵测试的机器人的诞生,会不会就是人类得以永生或者永远灭绝的时候呢?


地球的年龄约四十六亿年,约5000万年前开始有灵长目动物,到2000万年前出现猿类,而直立的猿人约出现在500万年前,这样看来人类在地球上的时间不过如弹指一挥间,整个人类的整体也不过是沧海一粟不值一提,更不要说渺小的个体了,而个体的问题那更是小九牛一毛。


在永恒的时间道路上,人类总是喜欢用自己有限的认知去判断问题妄下结论,其结果就是陷入纠结和烦恼当中。当人说痛苦是无法避免的时候,其实是自己把自己圈在这个原本就不是问题的境界里,退一步,用所谓的上帝视角看待问题,一切就都迎刃而解了,死钻牛角尖,凡事都想要一个答案,只会为自己平添烦恼。


世界之广阔,给属于其中的万事万物都安排了最好的归属。没有必要相争,也没有必要追求狭隘的“成功”,将目光放到更远更大的地方,将有限的精力放到发展个体的心智上,才会激发内在的创造力。每一个个体都是独特的,没有必要模仿或者参与竞争从1到N,而是应该创造一条属于自己的新路,像PeterThiel那本书介绍的那样从0到1。

Share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Details

    Join the newsletter

    Subscribe to get my latest content and announcement by email.

      We won't send you spam. Unsubscribe at any time.
      Powered By ConvertKit

      RSS Feed

      Categories

      All
      Dear X
      New Zealand
      Podcast
      Poems
      Reviews
      Stories
      Thoughts
      Translation
      UK
      Worldwide

    Get in touch!

    Join me together to explore the journey within.

    Thank you!

    You have successfully joined our subscriber list.

    .
    • HOME
    • NOW
    • PROFILE
    • READING
    • ABOUT
    •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