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rnando Pessoa
来里斯本的第一站就是去膜拜我最爱的葡萄牙作家费尔南多·佩索阿(Fernando Pessoa)的故居。
之前在伦敦的读书会分享过他的《不安之书》,如今亲临他生活过的地方,走过他当年漫步的街道,停驻于他常去的餐厅和酒馆,看着他珍贵的纸质和影像资料,激动的心情不可言喻! 曾经多次说过,如果余生只能读一本书,我会选择佩索阿的《不安之书》,因为每每读来都有全新的感受和无尽的共鸣。 这会儿看了看他的私人图书馆(1300本书!),发现他拥有不少莎士比亚、爱伦坡、惠特曼、H·G·威尔斯以及古希腊诗歌的藏书。除了文学书籍之外,还有大量的宗教、哲学、自然科学和医药科技图书,可谓是涉猎广泛!他还在那一千多本书里写满了注释和评论。之前研究人员已经日夜不停地整理他留下的近三万份文稿了,如今又多了这些碎片化的资料,佩索阿实在是多产到可怕。 由于现在欧洲没什么游客,让我得以享受VIP待遇,在馆内泡了大半天,听工作人员讲解佩索阿的生平事迹和相关研究。甚至还得以抚摸他当年的稿件和出版刊物,仿佛穿越了时空,小迷妹的愿望终于得到了满足。 佩索阿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凭空创造了80多位有生活背景且个性迥异的虚拟人物,然后以他们的名义发表作品,这一切都在他死后才被人得知。他在世时默默无闻,也并没怎么游历过世界,却在自己的想象中创造出了整个宇宙。 很想成为像佩索阿这样的创作者,大隐隐于市,通过观察和思考,默默地审视人类的存在,而不需要受困于名声和社交生活,从而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全部用在探索自我和观察周围客观环境上,甚至在「虚无」中进行创作,用作品去解释自己短暂的一生。 Books
探索一个新城市最好的方式就是… 迷路。
路痴如我也因祸得福,邂逅了葡萄牙国家图书馆,在馆内和英语基本为零的工作人员鸡同鸭讲,然后莫名其妙的交钱办了张图书卡,又迷迷糊糊的被带到古籍图书室,可以随便翻阅只在电影里见过的百年历史古籍。 因为对纸质书的无限眷恋,来一个城市总想先去书店转转,这里推荐几家里斯本的特色书店: ① Livraria Bertrand - Chiado 吉尼斯纪录认证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尚在运营的书店,始建于1732年。 ② Ferin 始创于1840年的小书店,专注历史和哲学书籍。地表是普通书店的格局,地下室则别有洞天,淘书的好地方。 ③ Ler Devagar 这家书店的名字翻译成中文是「品读」,整体是废弃工厂的感觉,还有很多奇特的装置艺术。 Sightseeing
里斯本境内充斥着各式各样的博物馆,从现代艺术到汽车航海,从历代帝王到富商歌手,而我最偏爱的两个博物馆则是当地人都没怎么听说过的地方。
一个是类似于伦敦Wallace Collection的Medeiros e Almeida私人博物馆,其中三分之一的藏品都是明清时代的瓷器;另一个是类似于葡萄牙Culture revolution的Museum Aljube Resistência e Liberdade展览,再次印证历史总在重复,而人类本性基本不会改变。 在里斯本的这一周,白天几乎都是听从当地人和朋友的建议,探索各家的葡挞和猪扒包,晚餐则是海鲜盛宴。消化这些高油高热量的食物,就靠每天两万步的走街串巷,或者游览那些需要爬坡的景点,像是Castelo de São Jorge城堡、Padrão dos Descobrimentos发现者纪念碑和Elevador de Santa Justa圣朱斯塔升降机,在山顶和高地远眺里斯本市景,视野开阔,心情洋溢。 Tram 28
游览里斯本老城区最好的交通工具便是搭乘始于1930年的有轨电车28号。在里斯本高低起伏、羊肠鸟道的小巷中穿梭,细嗅历史的气息。
平常可以买一张一日游票,地铁和公交车随便搭,特别适合初来乍到频繁探索市景的游客。 Food
说到葡萄牙的美食,怎么能少得了葡挞、猪扒包和海鲜。
推荐几家不错的店: ① Pastéis de Belém 名不虚传的贝伦区葡挞老大。 ② Manteigaria 我最爱的里斯本市区葡挞店。 ③ Beira Gare 物美价廉的章鱼饭和猪扒包。 ④ Ramiro 海鲜大全! ⑤ Martinho da Arcada 佩索阿常去光顾的始于18世纪的餐厅。 ⑥ O Corrido – Casa de Fado 高分好评法朵餐厅,边听音乐边品尝葡萄牙地道食物。 ⑦ Santa Clara dos Cogumelos 很有特色的蘑菇主题餐厅。 我在里斯本的Airbnb小哥知道我是球迷后,开车带我来里斯本竞技(aka 葡萄牙体育)和本菲卡的主场外围兜了一圈,他的家中还有超多的藏书和电影海报。和我一样,他对于未来也没什么打算,永远怀着开放的心态,享受当下并接受命运的安排。话说里斯本现在是数字游民群体的前三位首选城市,连带着共享办公室和租房行业蒸蒸日上,不知道当地人对大量涌入的外国人作何感想。 Fado
来到葡萄牙,一定不能错过法朵(Fado)表演。
法朵的葡萄牙语本意表示「命运」或「宿命」,这种音乐形式也常常被称为葡萄牙怨曲。法朵和之前介绍过的另一个词语「Saudade」一样,是一个无法被其他语言完美翻译的词语。表演者虽然在哀叹命运无常,但其中也包含着对生命的热爱和反抗。 初次欣赏法朵表演,就让我想起苏轼的《前赤壁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以至于接下来的几天,为了欣赏晚八点以后才开始表演的法朵,打乱了自己的「间歇性饮食」常态,从晚上一直听到深更半夜,伴着葡萄牙的美酒佳肴,在音乐中迷失自我。
音乐所表达的感情可以超越国界和语言,突然有了捡起我那吉他和声乐技艺的冲动,也写下了如下小文:
我喜欢在清晨五点漫步在空荡荡的街道上, 我喜欢和流浪者讨论这个荒谬的世界, 我喜欢看着太阳从沉睡的世界中缓缓升起, 我喜欢和陌生人有一番哲思对话。 我经常犯错, 也喜欢把事情搞砸, 但我正在努力学习接受我的弱点。 大多数的时候我根本不在乎别人对我创作的评价, 这是我的生活记录,是我对艺术的看法。 但有些时候,我又渴望有一个人可以透过文字看清本质, 我只想对Ta一个人有意义。 我底层悲观,但对未来又充满了希望, 因为我还活着, 活着,就拥有一切。 我爱笑,我爱闹,珍视微小的美好。 像是阴雨天一杯咖啡上的热气, 在街道转角看到情侣在拥抱。 我喜欢又讨厌人类, 因为难以理解他们的动机和行为, 他们也没法懂得我, 或者说, 我宁愿拒人千里之外。 我20岁的时候从中国搬到新西兰, 30岁又从奥克兰搬到伦敦再到里斯本, 去过我想要的生活, 成为我想成为的人。 我走遍了四大洲, 没有一处可以称之为家。 但却在创作中建立了自己的根基, 在旅途上邂逅了善意, 遇到的每个人对我来说都是世界。 我还在路上, 也不知道究竟要去何方。 我只想把生命活成艺术, 把我的存在变成一首诗歌。 尽管这条道路注定艰难险阻, 却因为真实而美丽。 -2021.09.08 于里斯本听着Fado速写下此时此刻的感受 ------
If you love what you read, please consider collecting one of my articles @ HERE Your support makes all the difference! Comments are clos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