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平权在伦敦认识的好友@豆子wx 给我推荐了《海马星球》的播客,主播覃里雯是知名的媒体人兼专栏作家,播客的主旨是「在全球不同城市,讨论你最关心的性别话题」,无论是邀请的嘉宾还是讨论的话题质量水准都很高,触发了很多我对「女性意识觉醒」的想法。 我最喜欢的一期是《当女孩们阅读文学的时候,她们在读什么》,很庆幸自己在很小的时候就养成了阅读的习惯,在中国和世界文学作品中了解到了「外面的世界」,虽然大多数的文学作品中女性的楷模角色少之又少,女性角色不是受压迫且忍辱负重,就是需要依靠婚姻来使自己成为完整的个体,自己却在她们的故事中发展出了叛逆心理,没有被社会赋予的「性别差异」所限制,我可以选择拥有社会定义的男性特征,像是独立自主、阳刚霸气;也会欣然接受男性友人们拥有的社会定义的女性特征,像是温柔体贴、爱美甜腻。就像这期播客中所说的那样,为什么一定要按照性别把人区别开来,每个人都应该拥有「人权」,那是高于性别差异的选择权。父权社会忽视了女性职业发展的需求,也忽视了男性情感发展的诉求,但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两方面的需求,这不是属于哪个性别的特权。 很多人对我的评价都是「女汉子」或者「你和别的女孩不一样」,虽然当事人有夸奖我的意思,但Ta在潜移默化里已经将所有女性同胞进行了贬低,什么是一般女孩该有的样子?只有温柔贤淑或者大家闺秀才能被称为「女孩子」吗?很多男性友人拥有妩媚的姿态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就会被「直男」们嫌弃,觉得这不是男生应有的样子,那么到底是谁规定了什么才是男性和女性该有的特征?我们是不是被主流媒体在意识形态上洗了脑? 最近看古希腊社会形态的书籍,同性间的情谊和爱欲并没有特别的词汇去定义,男性同时拥有忠爱的妻子家庭和一个同姓的缪斯是社会常态(此处不接受一切无意义的抬杠),是现代社会的一些词语将正常的情谊妖魔化。而反思自我,每次看球时看到球员疲软无力,也会骂他们怎么踢得「娘们唧唧」的,语言决定了思维,思维也影响着语言,以后也会注意自己的言辞,不会用和性别牵连的词语去描述一个现状。前两天和Gay蜜去gay bar,我问他,你除了这些gay bar也会去那些normal bar吗?Gay蜜反问,什么是normal bar?我这才意识到,虽然平常对待gay蜜一视同仁,但潜意识里还是把他们和正常人划分开来,又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 性别和种族的平权一路走来十分不易,甚至经常原地踏步或者有倒退的趋势,自己能做的就是利用自身和平台进行发声,勇敢地指出面对的不公,且以身作则不因为争取自身权利就去贬低异性和与自己不同的族裔。又想起之前朋友曾经问过我,作为唯一华人在五六十人的洋人团队中工作有没有受到过歧视的问题?恶意的种族歧视从来没有遇到过,但无意识的偏见却比比皆是,像是有的同事守着我讨论中国话题会格外小心谨慎,也有的同事对中国和中国人有着刻板印象,经常贬低完中国游客的粗鲁行为后会和我说一句,「你和他们不一样」... 怎么可以因为一两个人的不好行为而上升到对整个群体的打击呢?作为生活在海外的华人女性,就因为你的长相和性别属于弱势群体,就需要比别人克服更多的努力才能迎来话语权,实在是没必要的消耗。 《海马星球》最新的一期播客《到得了远方,回不去故乡》也让人受益匪浅。父权社会和消费主义将女性包装为一个统一的形象,好像只有你是这样的长相和打扮,买这样的东西才能得到异性的青睐,很多女性因此压抑自己的天性去向主流靠拢,或者进行自我怀疑,严重的影响了身心健康。就像我也是直到前两年才有意识的觉醒,不再因为别人的评价而进行自我攻击,虽然时不时的还会有Imposter Syndrome,但不再会被动地接受社会和他人的评判,而是主动地争夺话语权,做一个真实无畏的自我,拿回自己曾经被削弱的女性力量。 无论是自身经历还是听闻身边朋友的故事,一个女性从小到大都或多或少会受到语言和身体的骚扰和侵犯,尤其是在年龄很小的时候如果有了这些遭遇,往往会花费极大的时间成本和心理斗争来克服这些事情造成的创伤。很多人对我说过我是一个很有「生命力」的人,但只有自己知道这个生命力有多么的来之不易,太多的事情埋没在心底,不敢也觉得没有办法和身边的朋友家人分享,而正是通过像《海马星球》这样的节目以及阅读的书籍,让我知道一切的遭遇和困惑在世界的某一个角落都有人和你共享,你不是特别的存在,更不是孤独的存在,也许我们需要更多的女星楷模和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启迪更多的女性朋友们走上平权的道路。 人生真相最近一直在听/读Kapil Gupta,一位略显神秘的私人咨询师。个人感觉他的理念和《道德经》里「无为而治」的概念很是相似,他相信人生本就是一场苦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默认设定」,所有的一切奋斗追逐和自我提升都只不过是在完善社会既定下的「成功人士画像」,内心深处你还是没有接触到「真相」。
如何接触真相?停止追逐幸福和快乐。追逐的目的是逃避现有的问题和痛苦,你以为你得到X了就会幸福快乐,但得到X后你又会想要Y,欲望是永远填不满的坑。没有长久的幸福和快乐,实现之前和之后总会伴随着痛苦和折磨,你永远不可能逃离「人生是一场苦旅」的事实,在这个消费主义时代,一切宣称让你摆脱痛苦的手段(鸡汤书籍、幸福课程、酒精毒品、娱乐体育等等)都是市场营销的噱头,都是为了让你花钱买一个短暂的解药,但真正的解药在于你去面对痛苦这个事实,是不需要向外界求索的过程,而是一个自我内心探索的过程。 一个人能否实现顿悟和接触真理都是自然而然发生的,后天的一切努力和奋斗都是在干涉这一个自然的过程。人在儿时之所以无忧无虑是因为还没有被社会的枷锁所束缚,后天发生的一切都被你当下的环境和周围的人所影响,每个人都在追随他人的脚步,而失去了发挥自己与生俱来潜力的能力,我们要做的就是清除「实现自我」这些障碍,不是靠听从外界的声音,而是回归内心。 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经常把自己和外界赋予你的信息和身份相结合,之所以努力工作是害怕失去工作头衔后自己就失去了身份特征。繁忙的生活只会让我们离真实的自己越来越远,我们没有时间停下来问问自己究竟想要什么,自己究竟是谁,我们只不过是在追逐社会强加给我们的价值观,来塑造一个所谓的「成功者的画像」。 Kapil的语言很是犀利,在播客里的语气也很强硬,每次听完读完或多或少都会有些消沉,但是良药苦口,忠言逆耳,在鸡汤遍布的当下需要点毒药让我清醒清醒。 Rather than anything tell me the TRUTH! ------
If you love what you read, please consider collecting one of my articles @ HERE Your support makes all the difference! Comments are clos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