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屯播客THE CJ SHOW】不知不觉已经录制了80期。80期的特别节目就是响应听众要求,用标准的济南普通话朗诵了一篇曾经写过的文章,敬请收听与阅读。 记得我很小的时候听过「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知道了「高山流水,知音难寻」的典故。那时候还在学画画,自己也绘制了一幅白胡子老头孤身一人在山间抚琴,四周被流水环抱的简笔画。那是一种超凡脱俗,沉醉于自我世界的状态,而那幅画的意境也一直伴随着我的成长,每当感受到孤独或者不被他人理解之时,想想古人们也有此的际遇,也就放宽了心,不执着于此。 人是一种群居动物,总喜欢扎堆凑热闹,在与他人的对话和聚会中找到自己的存在感。我们赋予了人际关系太多沉甸甸的价值,让其不堪负荷,但由于人性使然,我们所追逐的人际关系和亲密关系永远不可能达到完美状态,也不会成为我们幸福生活的源泉。唯有孤独,让我们能察觉到自己内心深处最深的情感需要,与自己的灵魂相遇,在独处时,找到填补外在现实世界与内在精神世界鸿沟的方法,探索未知的领域,探索未知的自己。 人身处于嘈杂的社会环境中,很容易受他人意见和评价的左右,为了符合主流社会的「游戏规则」,而做出一些无可奈何的决定,从而迷失了自我,活成了一个个的模板。这个世界唯一不缺的就是很容易被别人替代的人,而活出自我的先决条件就是认识自我。独处,则让我们有机会只和自己对话,面对真实的自己。 独处是一种挑战,数学家Blaise Pascal早在17世纪就指明了,「人类的所有问题都源于无法独自安静地待在一个房间里」。独处时可能时而高昂亢奋,时而沮丧低落,要不就会有一种面对无聊的无力感和恐惧感,这时候很容易去借助娱乐方式让自己得到暂时的精神安慰。但当你真的静下心来直面自我时,你会发现自我反思或者深度思考的乐趣,远远比外界刺激带来的乐趣更加丰富和完整。孤独其实不好也不坏,不过是一种发展自我意识的状态。人在独处时则可以诱发出一种全新的感觉和意识的起点,这起点会导致一个人从根本意义上深刻地感触到自我的存在以及世间万物的存在。 毫无疑问,独处是一种挑战,要在这期间保持一种平衡不能说没有问题。然而我决不可以否认的是,对我自己而言,和人们在一起,哪怕是和一个我最爱的人一起待上一段时间而没有自己独处的时间时,事情就会变得更糟。我失去了自己的重心,感到混乱不堪、无所适从。我一定得有自己独处的时刻,好去仔细咀嚼所有发生的事情,去汲取生活的精华和本质。 弗洛伊德曾经说过,未表达的情绪永远不会消亡。它们只是被活埋,并将在未来以更加丑陋的方式涌现」。如果不能够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和问题,企图以逃避的方式得到短暂的解脱,那只会给未来的自己带来更大的麻烦。而独处时,就是你真实面对自己的那一刻。 记了十几年的日记,看着日记本上曾经留下名字最多的人,现在很多都早已不见了踪影,才体会到「人生如列车,身边的人不过都是过客,搭乘时好好珍惜,中途别人下车道一声珍重,然后继续自己的旅程」。每一次目送他人下车,都没有必要执着挽留,而是臣服于命运的无常,然后打起精神迎接下一段历程。天下终归无不散的宴席,而自己才是自己的终身伴侣。 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说过,我们每个人生在世界上都是孤独的,我们非常可怜地想把自己心中的财富传送给别人,但是他们却没有接受这些财富的能力。因此我们只能孤独的行走,尽管身体相互依傍却并不在一起,既不了解别的人也不能为别人所了解。 孤独是无法靠外界治愈的,所有的一切都是让你暂时分心的工具,无论是电影、书籍、健身房还是朋友... 都是你逃避内心空洞的外物,逃得了一时逃不了一世,终归需要面对自己,你到底是谁呢?这是需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回答的问题。 最后,引用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一句话来结尾,「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归途的路,以往的一切春天都无法复原,即使最狂热最坚贞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瞬息即逝的现实,唯有孤独永恒」。 愿我们都能早日学会和自己和平相处,并珍惜现在陪我们搭车的乘客们。 ------
If you love what you read, please consider collecting one of my articles @ HERE Your support makes all the difference! Comments are clos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