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自我发展和营销领域,有一位名字备受瞩目,他就是美国知名作家、思想家和公关专家瑞安·霍利戴(Ryan Holiday)。
瑞安·霍利戴出生于1987年,尽管他年纪轻轻,但他的著作和影响力在当今世界却不可小觑。他以多产的文学创作而著称,作品涵盖了古代哲学、自我成长、创意营销和领导力等多个领域。这些书籍、博文和播客通常以古代斯多葛派哲学思想为基础,阐述了我们虽然无法控制外界发生的事情,但可以控制自己的反应方式。瑞安·霍利戴将这一思想融入现代生活,为读者和听众提供了实用的方法和策略,以更加坚韧、积极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Ryan Holiday 不仅仅是一位畅销书作家,他还是一位广受欢迎的媒体评论家和演讲者。他的文章常常出现在《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主流媒体上。在今天的推送中,我将分享历年翻译的他的博文和播客,共计十二篇。
12个改变一生的问题 瑞安·霍利戴在一则邮件订阅中分享了经常扪心自问的12个问题,这些问题是他多年来从最聪明的哲学家,最精辟的思想家,最伟大的领袖和不走寻常路的天才那里总结出来的,每天每月或者时不时的自问,可以让你的生活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这里编译一下与君共勉。 01、你与谁共度时光? 你认识谁和你的行为将决定你成为什么样的人。想想你周围的朋友和同事,他们是激励着你奋发上进呢,还是拖你的后腿呢?在我们还是孩童的时候,我们都喜欢跟那些让我们大开眼界的酷孩子一起玩,但为什么成年后我们会愿意忍受和那些整日抱怨工作和生活的人混在一起呢?不知足不觉中,你也变成了他们中的一员。同理,你每天看的东西,读的书,每日的想法都将在点点滴滴中塑造你的人生,所以,请明智的选择你所处的环境。 02、这个在我控制的范围内吗? 人们总是浪费时间在那些自己无法控制的事情上面,我们的思想,行为和感觉都取决于自我,但是他人的思想,行为和感觉由不得我们控制,我们也无法控制天气和其他外在因素。而我们能做的就是控制我们对于他人思想,行为和感觉的反馈。任何事情都是中性的,一切都取决于我们看待事物的角度,天堂和地狱在一念之间。 03、你理想的一天是什么样子的?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理想的一天应该是什么样子的,那你如何能做出决策将理想的一天变成现实呢? 是时候坐下来好好想一想,你期待的每一天应该是什么样子了,然后确保你每天的工作,生活以及所做的决策正向着你的理想目标靠近,而不是渐渐远离。你喜欢远程工作?那就不要去设立什么办公室;你喜欢稳定的生活?那就买个房子;你不喜欢物质生活,那就不要买这买那,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04、你选择成为什么样的人? 你会选择追逐世俗的成功,还是为了一个更高的目标而活?你会为了身份,金钱和权利而奋斗,还是有更伟大的追求?生活中总有一些空想家,当然也有行动派,你的选择是什么? 05、如果我不为自己而活,还有谁为我而活?如果我只为自己而活,那我成了什么样的人? 你想要爬到金字塔的顶层,你想要为自己和家人提供优质的生活,这些都可以被理解,并不代表你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但是如果这就是你唯一的人生目标,那就有问题了。生活中本该有一种平衡,为自己,也为大局和大家着想。 06、如果我选择担忧和害怕,那我会错过什么? 想一想遇事就担心和害怕会为你带来什么好处呢?生活不如意十有八九,遇到挫折时我们难免会被情绪所控,但情绪不会为我们解决问题带来丝毫帮助,如果你沉浸在负面情绪中,你就错过了思考解决方案的机会,你可以承担这个后果吗?也许并不会。 07、我做没做好我的工作? 你知道自己每天在干什么吗?你是真的忙碌还是假装忙碌呢?我们经常会被日常琐事所绑架,纠结于不重要的小事情,而拖延我们真正应该做的事情,这样舍本求末的愚蠢是不是很常见? 08、对我而言,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如果你连对自己来讲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都不知道,你怎么为每天的任务来排序呢?如果你认为家庭对你来说是最重要的,那就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家庭上,不要拿自己和其他人相比较,他人认为重要的事情可能根本就不是家庭,这样的比较有什么意思呢?如果你认为钱对自己最重要,那就别欺骗自己说我不在乎钱,你要勇于面对事实,这样你才知道什么对于自己最重要,然后对其他不重要的事情说No。 09、我的观众/受众是谁? 很多创业者,作家,销售人员甚至政客都不知道自己的观众究竟是谁?这种情况下你传递出去的信息就不会触达正确的受众,每一个人都应该停下来想一想,你的观众究竟是谁?这些人想要得到什么?我可以为他们提供怎样的价值?别指望碰运气,你需要一针见血。 10、这真的重要吗? 时常问问自己,我现在所思所想,所奋斗的,所担心的东西真的重要吗?很多情况下,答案都是不重要。把时间和精力花费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面。 11、你在干等机会还是现在立马去做? 在我有一份很不错的全职工作之时,我计划我的未来,我当时想成为一名作家,但感觉时机还不对。作家Robert Greene告诉我,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等着正确的机会降临,另一种是立马行动自己去创造机会,他让我做一个选择。我建议当你干等机会来临时,也问问自己这个问题,你究竟是哪一种人? 12、这是我想要走的路吗? 我们的思想和行为应该保持一致,你不可能每天做坏事还说自己是个好人,你不可能总是耍小聪明还说自己是个勤奋努力的人,关键不在于我们说了什么,而在于我们的行动。所以,在你行动的时候问问自己,我的行为是否反映出了我想成为的那样的人?每当有想法和想去行动时,问问自己是否在想要走的路上?你的每一个想法和行为,最终都会为自我塑造添砖加瓦,确保言行合一。 最后,推荐Viktor Frankl所著的《活出生命的意义》,**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不是为了探寻生命的意义,而是为生命赋予意义,这里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而一切在于我们如何去定义这个答案。**时常问问自己上面的十二个问题,关键不在于你的回答是什么,而在于你提问的这个行为,它会让你去反思自我,并随时纠正自己的行为和思想。 11条拉丁人生法则 1. Festina Lente (Make Haste Slowly,欲速则不达) Festina Lente是罗马第一位皇帝奥古斯都的座右铭。他认为一位训练有素的领导者一定不会草率行事。追求速度不总是一件好事。 林肯曾经描述过砍树的最好方法是先花几个小时磨斧子。你如果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做这件事,以及如何做这件事,但却一股脑的扎进这件事中,那通常都不会有好的发展。 欲速则不达,人们总会因为急躁而付出代价。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在做某事前用思考、智慧和耐心去发掘问题的根源,慢慢地,然后事情就会快起来。 2. Carpe Diem (Seize The Day,抓住当下) 诗人贺拉斯在《奥德赛》第一卷中写道:「抓住当下,明天并不可靠。」 我们很多人认为时间是免费的,可以随便浪费。我们甚至讲如何「打发时间」「消磨时间」。但过去的每一分一秒都在提醒我们,我们离死亡越来越近。 塞涅卡写道,我们以为生命短暂,其实只是我们在浪费生命。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时刻告诫自己,今天能做的事不要拖到明天,因为今天是他唯一能控制的事情。斯多葛派宣扬的教义也是:**命运不可预知,死亡随时来临。**因此,把时间视为理所当然是一种愚蠢的罪恶。 3. Fac, si facis (Do It If You're Going to Do It,有想法就去行动) 很多人都会想:我应该成立一家公司,我有一个拍电影的好主意,我想写一本书,如果我足够努力,我可以成为____... 而这些人中有多少人真正去建立公司,发行电影,出版书,或者成为他们声称可以成为的任何东西呢?很遗憾,几乎没有。 艺术家奥斯汀·克莱恩曾说过,人们想做名词而不是动词。我们不是靠说说就可以成事,而是用行动证明自己。 4. Quidvis recte factum quamvis humile praeclarum (What Is Rightly Done, However Humble, Is Noble,凡是你做的好的,无论多么卑微,都是高尚的工作) 亨利·莱斯爵士的父亲在他9岁时过世,他为了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去工作。他卖过报纸、送过电报、制作工具、修过路灯。21岁时,他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来制造电器配件;26岁时,他的兴趣转向了新兴的汽车工业。不久后,创办了劳斯莱斯汽车公司。 莱斯爵士生命前20多年做的这些工作看似毫不起眼,但实际上,正是他从事的那些体力劳动,做的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工作,培养了罗斯爵士对于卓越的理解。他后来还在自己家壁炉上方的墙壁上刻下这句拉丁名言:Quidvis recte factum quamvis humble praeclarum。 没有什么工作或任务是卑微的。我们如何做某件事,也代表我们如何做任何事。 5. Semper Fidelis (Always Faithful,永远忠诚) 奥托·弗兰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结束后并没有如期回家。不,这不是因为他受伤或死了;也不是因为他被一个女孩耽误了,而是因为在战争期间,他的部队从波美拉尼亚的一个小农场征用了一些马匹,一战结束后,他觉得有责任物归原主。所以,当战争结束时,几乎每个士兵都急着赶回家和家人团聚,而弗兰克却决心履行自己的义务,将马匹带回给当地的农夫。 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一直提倡要坚持做有道德的事情,尽管那意味着尽管重任在肩还需再添负担,或是不被他人理解和注意到。「永远忠诚 」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座右铭,队员们会为了坚定不移地完成自己的使命而牺牲和奉献,但那是正确的事情,也是对自己人格的回报。 6. Per Angusta Ad Augusta (Through Difficulties To Honors,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人们希望生活可以一切按计划进行,希望事情不会出错,这样我们就可以享受生活,而不用担心来自困难的考验。可惜,一帆风顺的生活不太可能发生。这就给我们留下了一个问题:经历困难到底能为我们带来什么好处呢? 温斯顿·丘吉尔的妻子克莱门汀·丘吉尔传记中的这段话值得我们思考。 「逆境和顽强的意志力将克莱门汀这个原本胆小、自疑且神经敏感的女孩打磨成一位无比沉稳、且智慧和勇气具备的首相妻子。早年生活中经历的许多苦难就如大火一般,铸就了她面临之后人生时的钢铁内核。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那个曾经对父亲感到恐惧的幼童,已经成长为一个不畏惧任何事情的女人。」 斯多葛派认为,逆境是不可避免的。逆境来临之时往往打得我们措手不及。但逆境并不一定是一件坏事,因为它让我们变得更强大,它给我们一个机会来证明自己。 7. Amor fati (Love Of Fate,热爱命运) 作家博尔赫斯曾经说过,发生在人身上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一种资源。你所经历的一切都有目的。尤其作为作家和艺术家,必须更强烈地认识到这一点。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一切,包括我们的屈辱、不幸、尴尬,都可以作为艺术创作的原材料。 我们要学会从发生在自身上的每一件事情中找到快乐。我们必须明白很多事情的发生虽不受控制,但我们却可以利用这一切。 不幸生病久卧病榻,可以成为我们反思人生方向的一个机会;在工作中遇到棘手问题,可以激励我们发明新产品和新解决方式。 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说过,熊熊烈火能使投入其中的一切产生火焰和光明。这就是我们想要成为的样子。我们要成为能将痛苦、挫折甚至屈辱转化为美的艺术家。我们要成为将自己苦难经历转换为人生哲理供他人参考借鉴的人。 爱你命运中发生的一切事情,因为你可以享用它提供的一切。 8. Fatum Ingenium Est (Character Is Fate,性格决定命运) 沃克·珀西在上大学时给叔叔兼养父威尔·珀西写信,表达了自己在学校的困扰。他原本以为会收到一封叔父批判他成绩,或者训斥他让家人失望的回信。结果叔父非但没批评他,反而劝解他道,人生的意义不在于追求荣誉和成就,而在于人格的塑造和个体的美好生活。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指出,性格就是命运。性格决定了我们是谁,会做什么。培养良好的品性就是我们的立世之道。马可·奥勒留也写下了:人生苦短,这一生所收获的果实就是良好的性格。反之亦然,好的生活也是基于好性格的果实。 9. Semper Anticus (Always Forward,勇往直前) 古代智慧一直强调勇往直前这个概念,无论是耶稣基督还是斯多葛派卡托的祖父,都普遍地反对停滞不前。 人们很喜欢怀旧,或是埋怨或是自怜,但这些行为毫无意义,过去的就已经过去了,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有当下,如果幸运的话我们也会有未来。 自行车运动员兰斯·阿姆斯特朗的播客就叫做The Forward(前进),因为他不能回到过去改变已经发生的事情,就像在比赛中一样,你既不能倒退,也不能停下来,你唯一能做的就是继续前进。 我们必须趁着现在还能抓住当下而全力以赴,不管过去发生了什么,做错了什么,过去给我们带来哪些多少痛苦,有什么遗憾,甚至多少欢笑和胜利,我们都应该通通抛下,然后带着勇气、节制、智慧、正义这些美德勇往直前。 10. Vivere Militare Est (To Live Is To Fight,活着就是战斗) 奥德修斯在经历了漫长的十年战争后离开特洛伊准备回家,却没料到这一趟归家的旅途又花费十载年华。他要面对风暴、诱惑、独眼巨人、致命的漩涡和六头怪兽,也要遭受波塞冬的愤怒惩罚,面对在家乡等待他的仇敌。 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把生活描述为一场充满战争和远离家乡的旅程。斯多葛派也讲到一个人必须像一个拳击手或摔跤手一样过完人生,随时准备迎接突如其来的攻击。 这就是生活。它把我们像皮球一样踢来踢去。生活中充满了事与愿违与艰难苦险。 塞内卡写道,只有经历伤痕累累的训练和比赛,一个拳手才会在下一场比赛中信心满满地走上擂台。我们要在生活中做好战斗的准备,我们可以被打倒,但要有跌倒后随时爬起来的勇气和能力。 11. Memento Mori (Remember Death,人固有一死) 塞内卡认为,一个人如果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的终点,在晚上冥想自己的死亡,那当他们醒来时,就会有一种超能力。 这就是一个人应该有的生活方式。感激生命又让你过了一整天的生活,也许你可能不会见到明天的太阳,但如果你真的在第二天醒来,你应该把接下来二十四小时的每一秒都看作是一种奖赏。 「你现在就可能死去,」马可·奥勒留写道。「就让它决定你的所作所为和所说所想吧。」 36岁学到的36堂课
35岁学到的35堂课 我今天35岁了。这对我来说感觉非常奇怪,因为我清楚地记得就在我的第一本书发布的前夕,也就是我25岁生日时写下了「生日感悟系列」的第一个版本。 这就是生活的本质,随着年龄的增长,漫长的时间感觉何其短暂,就像海明威那句著名的台词一样,「慢慢地,然后一下子 slowly and then all at once」。所以,我在进入三十岁后半段的此时,撰写此文,反思我所学到的东西。 在过去的十年里,我写了10多本书,结婚了,有了两个孩子,买了一栋房子,拥有了一个农场,然后又买了一栋140年的老建筑,在里面开了一家书店。我走遍了大江南北,读了很多书,犯了很多错误,见过诸如全球疫情之类的狗屁事情,也学到了一些东西(虽然还远远不够)。 像往常一样,这就是我想在这篇年度文章中谈论的内容,包括过去35年里学到的规则、教训、见解、琐事。你可能会对一些内容赞同有加,发现其他一些完全不可理喻,甚至是错误的,这都没关系,这是我的文章,诠释在你。
我们奋斗到一无所剩 We fought ’til nothing remained 我已经带着那份虚无东西走了很久 I’ve carried that nothing for a long time
28种方式助你达到内心安宁和喜乐 1. 写日记。 我每天起床后都会先写日记,把脑中混杂的想法和思想负担全部倾诉在日记中,这样就可以用一个相对平静的头脑迎接新的一天,写日记没有什么规则,坐下来写就好了。 2. 用艺术家的眼光来看待世界。 艺术家必须时时刻刻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平静的内心,这将帮助他们更好地观察和理解世界。尝试像艺术家一样去察觉身边微小的事物,例如树木花草和周围的人,总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3. 管理接收的信息。 我会使用邮件过滤机制或者招聘一个助手帮助他排除不重要的邮件,时间宝贵,不要浪费在接收一些垃圾信息上。 4. 散步。 尼采在散步时有了创造《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灵感;尼古拉斯·特斯拉也是在散步时得出了交流电的想法;海明威在巴黎写作时,每次写不出东西都会去散步汲取灵感;我每天走2-3英里,而这篇文章的灵感就是在散步中得来。 5. 聚焦过程而不是结果。 作为一名作家,我认为写作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聚精会神,把专注力全部放在眼前的纸张上,而不是去想这部作品会不会畅销,会不会得奖,作家需要学习的就是享受写作这个过程。 6. 停止刷新闻。 当前的媒体环境总是让人焦虑,甚至会误导人们对于世界的认知,我们虽然需要知晓身边发生的事情,但无时无刻都在刷新闻并不是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世界的最好方式。我很早就卸载了一切新闻app,至今也没觉得与社会脱节。 7. 随时向自己提问。 「如果得到我想要的东西,我的生活会发生什么样的改变?」「为什么我会在意别人的想法?」「我今天优先处理的事情是什么?」「这件事五年以后对我来说还重要吗?」时刻问自己诸如此类的问题可以帮助我们减轻焦虑,通过这些问题可以挑战我们的本能想法,让自己专注在重要的事情上面。 8. 读书。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书本是随时可以让我们平静下来的工具。你可以试试在焦虑的时候读读书,很容易使焦躁的内心安静下来。 9. 把手机扔到一边。 手机的设计理念就是让你无时无刻都想用它,而手机上的app更是如此。我从不带着手机进入卧室,早上醒来的第一个小时他也不会去触碰手机,我关闭了手机上所有的通知和提醒,这样可以减少干扰,帮助自己专注在手头的工作上以及拥有良好的睡眠。 10. 处理生活杂物。 我每个月都会清理自己的房间,捐掉不必要的东西,比如说那些从来不用的,还有太过珍重让你时刻挂念的物品。你拥有的越少,占据你头脑空间的东西就越少,从而拥有更多的思考空间。 11. 独处的力量。 比尔·盖茨每年都会拨出几周作为自己独处阅读和思考的时间;华尔街众多巨头公司的幕后咨询人Randall Stutman通过分析这些高管,发现了他们共通的特点就是在独处时反思,无论是游泳,航海,山地自行车,潜水,骑摩托,这些独自活动的时间都让你远离尘世的嘈杂,可以更好地去思考问题和反思自我。 12. 让内心沉淀下来。 我很喜欢的一句话出自《小王子》,**真正重要的东西是肉眼看不到的,需要用心去体会。**外表和第一印象往往会误导人们的判断力,我们很容易被一些浮在表面的东西欺骗,无论是斯多葛派,佛教还是其他哲学和宗教流派,我们都可以发现一条共通的比喻:世界就像浑水,我们需要让其沉淀后才能看到它的本质。如果我们足够耐心和平静,自然而然就会发现真相。 13. 享受微小的快乐。 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有一位富有的朋友和支持者,当他的这位朋友想赠予他东西时,伊壁鸠鲁并没有索要钱财或是珍贵的物品,仅仅提出了想要一盘起司。如果你也可以像他一样,因为这些生活中随手可得的东西而满足,比如说一碗麦片,美好的阳光,和朋友的谈话,那你的生活可以随时充满喜悦。 14. 让思想自由驰骋。 每天拨出时间独自在房间静坐几分钟,不去主动思考,让大脑随心所欲的去工作,在这个不去控制的过程中,你会发现自己迸发出很多有趣的想法,不去管它们,让它们随意的来随意的去,如果你想要得到新的想法,你需要给大脑空间让它自由去探索。 15. 清空负面思想。 杂思乱想会影响我们的表现,美国大联盟优秀的棒球手只有0.1秒的时间去思考什么时候应该挥杆,根本没有任何多余的时间去思前顾后。训练自己不被杂余的想法控制,尤其是那些负面的想法,让这些想法犹如过眼云烟一般在脑海中轻轻地来,轻轻地走,尽可能的不让自己抓住或者依附在这些杂碎的想法上。 16. 寻求智慧。 历史上很多伟大的思想者都有导师,当你遇到问题时,你会向谁去寻求答案?谁会教授你成为更专注更平静的人?我的导师是Robert Greene(《权利48法则》《专精力》等畅销书作者),他教会了我如何成为一名作家,如何获得更多的智慧。拥有一位导师可以让你专注在长远的目标上,并且不骄不躁的走在通往目标的道路上,因为你知道这条路你的导师已经走过一遍了,你知道会很难会需要很长的时间,只需要坚定走下去就可以。 17. 当下的力量。 Present不仅有现在的意思,同时也有礼物的意思,因为现在=礼物,回顾过去展望未来都没有意义,唯有当下才是我们真正拥有的。 18. 人际关系。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过,爱是最好的教育。哲学家塞内卡说过,分享才是快乐的源泉。一个人无论实现了多大的成功,如果没有一个Ta爱的人去分享,那么这份成功会显得很空洞且无意义。 19. 写下做人准则。 写下来你的10条做人准则,当做人生的指导方针(。这样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决策,在遇到诱惑时明白如何表现。我的人生准则便是:诚实,镇静,公平,父亲,勇敢,大方,安宁。这是我生活的首要准则。把这些准则放在随时可见的地方,或者背下来。 20. 小心欲望。 回想一下你感觉最好的时光,肯定不是你特别渴望某事的时候,也不是欲望得到满足的时候,而是你可以控制自己欲望的时刻。《博伽梵歌》把欲望比作智慧最大的敌人,就像永不满足的火焰。 21. 珍惜你的所有。 成就,金钱,名声这些东西都不会让人感到满足,老子曾说过,「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这不是让你安于现状,而是让你学会珍惜当下的所有,这样才能拥有一个安定的内心。 22. 宇宙意识。 1971年,宇航员Edgar Mitchell首次进入太空,从广阔的宇宙中看到我们这颗犹如蓝宝石般的小小地球,这时候一种情绪在他体内升华,他有一种对世上万物充满怜悯之心的感觉,同时觉得世界万物合众为一。无论是站在高处眺望世界,还是在夜晚仰望星空,我们都会有一种人类渺小的感觉,但记住,无数渺小的我们在一起,就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23. 无为而治。 学会等待,学会说不,不是每一个机会都值得你去接受,在行动前一定要思考透彻,有时候什么也不做反而是最好的选择。 24. 设立日常惯例。 大多数的成功人士都拥有高自律精神并遵从特定的日常惯例,在这个千变万化的世界里,良好的习惯和不变的惯例才是你取胜的关键。放纵的自由才是噩梦,只会为你带来混乱和不堪。 25. 找到节律。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冲刺比赛,过度透支的身体并不会引导你至最后的成功,我之前因为害怕错过好机会而超负工作导致免疫系统受损,不得不停止一切进行休养,反而让他错过了更多的工作机会,人需要找到自己的节律,给自己留出放松的机会。 26. 拥有良好的睡眠。 我从不熬夜,我在过去十年写了十本书,没有一本是靠熬夜完成的。虐待自己的身体只会起到反噬的作用,睡眠是最好的休养方式,为你的身体充电,赋予你精神抖擞的一天。 27. 给爱好留出时间。 温斯顿·丘吉尔喜欢在他乡间的住宅画画,他的继任者威廉·格莱斯顿则把砍树作为爱好。无论是拼图,弹吉他,游泳,健身,打猎等等,这些都是很好的爱好,为自己的爱好留出时间,大脑也能在享受爱好的过程中更加开放。 28. 做好事。 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曾说过,不断地做一些善意的举动,让我更加喜悦和平静。无论是救人一命还是帮人扔垃圾,这些善意的举动都可以帮助你获得内心的平静,也会让我们生活的世界更加美好。 34岁的生日感悟
33岁的生日感悟
开实体书店教会我的那些事儿 瑞安·霍利戴在疫情期间开了一家实体书店,以下是他两年来经营书店的经验和教训,简单编译一下: 斯多葛哲学主张,只有在面对困难时才能真正认清自己的实力。三年前,我和妻子突然有了我们一生中最疯狂的想法:在德克萨斯州的巴斯托普开一家书店。 经营一家小企业的困难程度显而易见,但是在疫情期间的德克萨斯州乡村小镇上经营一家书店,说这是一个挑战,那可真是轻描淡写。 我们学到了很多关于商业、书籍,以及个人能力的东西。我想在这里分享过去两年间我们学到的经验和教训,希望你能以此为鉴,创造一些你觉得酷的东西。
现在两年过去了,我和妻子非常喜欢我们的书店。把每一个冒险和项目都当作实验是一个不错的做法,因为它降低了风险,最大程度地减少了不利因素。这使你可以勇敢地尝试许多看起来疯狂的事情。即使我的书店到最后失败了,能学到如上这些建议也让我受益匪浅。 因此,去尝试那些具有挑战性的事情吧,这会让你在很多方面变得更好! 金钱赋予我的珍贵教训 瑞安·霍利戴总结了他对金钱的几大认知和教训,简单翻译一下:
借鉴播客嘉宾的生活智慧 瑞恩有一档名为《Daily Stoic》的播客(已有超过一亿的下载量),他在过去几年间花费了几百小时,采访了他所能触及到的当代顶尖人才,学到了以下的经验和教训,简单总结一下:
如何让生活变得更好的100条短建议
12则关于斯多葛哲学的小故事 1. 木户顺三 在1932年举办的洛杉矶夏季奥运会上,一位名叫木户顺三的日本马术运动员做出了体育史上最出色的表演之一。 木户顺三临时顶替受伤的队友参加22.5英里跳跃50个障碍物的马术耐力赛。这不是他的常规项目,而他的马也从未接受过这样的训练。令人惊讶的是木户顺三在比赛中取得了绝对的领先优势,拿下金牌势在必得。 但是让观众更为吃惊的是,就在木户顺三距离终点还有最后两跳的时候,他拉着缰绳退出了比赛。为什么呢?因为他感受到马儿的挣扎,他知道马在全速越过终点线时必然会猝死赛场。 木户顺三的体育精神为人乐道,人们在鲁比多斯山脉步道(Mount Rubidoux Trail )的友谊桥上为他立下了牌匾,上面写道:「木户顺三中校为了救他的马,面对奖牌调头而行。他听到的是低沉的怜悯之声,而不是高昂的喝彩之声。」 正如斯多葛派的教义所言,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人的品性。 2. 埃帕米农达斯 希腊知名哲学家和历史学家普鲁塔克曾讲过一个故事,有一位名叫埃帕米农达斯的将军和政治家,尽管他在战场内外均表现出色,却只被分配了一个在底比斯城负责城市下水道的小职位。 他的对手和敌人都笑话他的身份,但是埃帕米农达斯却没有被激怒,也没有对自己的身份感到绝望,而是完全接受这份新工作,并对周围的人宣称是人给职务带来荣耀,而不是用职务给人下定义。 普鲁塔克写道:「埃帕米农达斯带着纪律和诚恳的态度,着手将这一微不足道的只是清理粪便和疏导管道的职务转变为一项伟大的受人尊敬的荣誉。」 3. 杰基·罗宾逊 杰基·罗宾逊是美国职棒大联盟史上的第一位黑人球员。1945年,布鲁克林道奇队的老板布兰奇·瑞基发现了罗宾逊,并想征召他加入球队。在当时的时代,罗宾逊在场上场下均面临着无数的种族歧视和污言秽语。 瑞基一直提醒罗宾逊要以自己的职业生涯为重,不要产生任何报复心理和行为。罗宾逊回忆道,当时费城费城人队的主教练本·查普曼尤其恶毒,用尽恶毒的话语攻击他的黑人身份。 尽管罗宾逊想「一把抓住这个狗娘养的,用他所鄙视的黑人拳头打得他满地找牙」,但是他听从瑞基的建议保持冷静,甚至和查普曼一起拍摄了一张双方友好的照片,以挽救查普曼江河日下的名声。 罗伯逊在自己的回忆录《我从未有过的经历》中写道,「想到与这样一个混蛋接触并合影,即使相隔60年也会让我反胃。我不得不承认,这是我做过的最困难的一件事,但是为了大局着想,我不得不逼迫自己这样去做。」 罗伯逊知道为了赢得黑人能在美职棒大联盟参赛的机会,他需要隐忍。罗马皇帝马库斯·奥勒留(Marcus Aurelius)也曾遇到过不少无耻之人,他写道,「妄想永远不会遇上无耻之人是不可能的,对他们最好的报复就是让自己变得不要像他们一样。」 4.乔治·马歇尔 乔治·马歇尔一直梦想能领导一次史诗级的军事入侵计划,但是他却在最接近梦想的时刻拒接了这个机会。 当时美国正准备在诺曼底登陆,马歇尔写了一份军事战略概述,大家都认为马歇尔将会前往战场,指挥这次关键的军事行动。 但是时任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却想把马歇尔留在华盛顿,因为马歇尔是他的参谋长,一旦离开他,自己和整个国家都会感到不安。罗斯福当然也知道马歇尔的梦想,所以他把选择权交给了马歇尔。 马歇尔最后回答:「不,这与我想要什么无关。我们应该以符合国家最佳利益的方式行事,而不是考虑我的感受。」于是罗斯福命令马歇尔立即起草委任书并亲笔签字,把诺曼底登陆的工作交给了马歇尔的得意门生德怀特·艾森豪威尔。 马歇尔将委任书的原件邮寄给了艾森豪威尔,并写道:「亲爱的艾森豪威尔,我想你可能想留着这个作为纪念品。这是我昨天散会后非常匆忙写下的委任书,总统立即签署了。G.C.M.」 于是艾森豪威尔成为诺曼底登陆的著名领导人,是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后来又当选为总统。艾森豪威尔在晚年回忆道,这封委任书是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珍惜的纪念品之一。 5. 小马丁·路德·金 在1962年阿拉巴马州举办的南方基督教领袖会议(SCLC) 上,小马丁·路德·金发表了闭幕演讲,此时一名叫做罗伊·詹姆斯的白人男子走上台,开始野蛮地殴打金。 他力度很大的一拳打在金的脸上,金转过身来面对袭击者,并放下双手,「就像一个新生婴儿一样」一位目击者回忆当时的情形。接下来詹姆斯接二连三的殴打金的头部和背部,寂静的教堂里回荡着拳肉相击的声音。金出于本能地将自己暴露在攻击者面前,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提倡的无暴力承诺。 在场的观众开始为金打抱不平,纷纷上前围住了施暴者,但是金却喊道:「不要碰他!我们要为他祈祷!我们必须为他祷告!」于是大家开始祈祷歌唱,而金也用亲切地向施暴者保证他不会受到任何伤害。 6. 芝诺 斯多葛派的创始人芝诺原本是一名商人,他的家族以贩卖给国王袍子染色的紫色染料为生。 芝诺有一次在穿越地中海的贸易航行中不幸遭遇了沉船事故,侥幸逃生的他失去了所有的货物,于是他来到就近的一座城市,走进一家书店。 他发现书店的老板正在阅读苏格拉底的作品。芝诺顿时被迷住了,他问老板在哪里可以见到像苏格拉底这样的人。书店老板向芝诺介绍了著名的犬儒主义哲学家底比斯的克拉特斯(Crates of Thebes)。 在接下来的20年里,芝诺与克拉提斯以及其他哲学家们一起训练。最终,他在雅典建立了名为Stoa Poikile的学校,也就是日后的斯多葛派哲学流派。 7. 西奥多·罗斯福 一个多世纪以前,就在西奥多·罗斯福准备踏入密尔沃基礼堂发表竞选总统的演讲时,一名男子突然从人群中冲出来,近距离朝他开枪。 点38毫米口径的子弹击中了罗斯福的胸部,但奇迹般地被他放在大衣口袋里的眼镜盒和厚厚的演讲稿所阻挡。 罗斯福的工作人员试图将他送往医院,但罗斯福坚持认为他必须发表演讲。于是他走到台上,让人们安静下来,说道:「我不知道你们是否完全了解发生了什么,我刚刚中了一枪,但要杀死我们这样的进步党党员,这点小把戏远远不够。」 当出现问题时,斯多葛派践行者不会被它们吓倒,他们不会放弃。他们不只是接受困难的发生,而且欢迎它们的到来。马库斯·奥勒留也曾说过相似的话语,熊熊烈火能使投入其中的一切产生火焰和光明。这就是我们想要成为的样子。我们要成为能将痛苦、挫折甚至屈辱转化为美的艺术家。我们要成为将自己苦难经历转换为人生哲理供他人参考借鉴的人。 爱你命运中发生的一切事情,因为你可以享用它提供的一切。 8. 史蒂夫·斯科特 1996年,泰格·伍兹在美国高尔夫球业余锦标赛上已经连续赢得了30场比赛。如果在南瓜岭高尔夫俱乐部获胜,伍兹将成为第一个连续三次赢得美国业余锦标赛冠军的球手。 伍兹晋级决赛后的对手是19岁的小将史蒂夫·斯科特。谁也没有想到18洞之后,斯科特竟然领先伍兹5洞。剩下的18洞充满了悬念,伍兹和斯科特你追我赶,打得热火朝天不分伯仲。 在打完第16洞后,伍兹在捡球之前放了一个25美分的标记,正巧标在了斯科特的推杆线上。于是斯科特要求伍兹移动一下,并推入了标准杆。接下来伍兹好像忘记了他移动的标记,并准备从错误的地方推杆。 如果他这样做了,他将自动失掉这个洞,同时也会将冠军头衔拱手相让。就在伍兹即将犯下这个历史性的错误之时,斯科特发话了:「嘿,泰格,你把标记移回去了吗?」 伍兹一愣,顿时把他的标记和球放回了正确的位置,并推杆入洞,在接下来的决胜局伍兹将球打进,取得了胜利,并在历史上留下了他的大名。 斯科特后来回忆起那场比赛时说道:「尽管我没有拿到冠军,但是后来也有了伟大的人生。我认为自己是一个活生生的证据,没有冠军也可以过好一生。」 斯多葛派哲学家克律西波斯说过:「在田径比赛中,选手们应该竞争,并努力取得胜利,但他们决不应该为了获胜绊倒竞争对手或推他们一把。在生活中也一样,为了追求目标剥夺他人的利益是不公正的。」 9. 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 1840年,美国废除奴隶制运动的著名领袖人物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此时才20出头,他作为马萨诸塞州反奴隶制协会的成员,正在美国东北部各地巡游,参加了废除奴隶制的会议,并讲述自己逃离奴隶主的故事。 当他来到宾夕法尼亚州时,因为当时的种族隔离政策,他不得不被迫乘坐行李车。此时,他的一位白人支持者为同胞的冒犯行为向道格拉斯道歉,结果道格拉斯并不接受这位白人的安慰。 道格拉斯并不是因为生气而拒绝,而是认为自己并没有受到委屈。他说道:「没有人能贬低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对我施加这样待遇的人们才是用行动贬低了自己。」 从奴隶变成斯多葛派导师的伊壁鸠鲁说过:「一个人只有在自我同意的情况下才会受到贬低。如果有人成功地挑衅你,你要意识到自己的思想也是挑衅者的同谋。」 10. 詹姆斯·斯托克代尔 1965年9月9日,美国海军中将詹姆斯·斯托克代尔的A-4天鹰飞机在越南被击落。 他被关押到北越人臭名昭著的Hỏa Lò监狱,Hỏa Lò表示「火炉」或者「地狱之洞」,战俘们在那里保守身体和精神上的折磨,尤其是像斯托克代尔这样的美国高官,更是受到了非人般的摧残。 但是斯托克代尔却挺过了八年的关押,在监狱中一直表现得很坚强。他表现出的勇敢和力量,正应对了伊壁鸠鲁的教诲:「你可以捆住我的腿,但即使是宙斯也没有权力打破我的选择自由。」俘虏他的人剥夺了斯托克代尔的权利,他们折磨他,殴打他,但却无法打垮他选择坚强的意志。 11. 西蒙娜·拜尔斯 美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女子竞技体操选手西蒙娜·拜尔斯在奥运会退赛后被称为「自私」「放弃者」「国家的耻辱」。但实际上,她的举动代表着自律和无私。 在东京奥运会上,四届奥运金牌得主西蒙娜·拜尔斯先后退出了体操女子团体和个人全能比赛,理由是需要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在拜尔斯做出退赛决定的前一天,她感觉自己的动作不对劲,如果硬要参赛的话,将会害得自己的团队失去一枚奖牌。「你通常不会听到我说这样的话,因为我一般会坚持不懈地克服困难,但我不能因为自己的原因让团队失去奖牌。」 斯多葛派哲学强调严于律己,但这不代表着要惩罚和虐待自己。正如哲学家塞涅卡研究了一生哲学之后写道:「我取得了什么进展?我终于开始和自己做朋友了。」 善待自己是一种自律行为,当你感觉不舒服的时候就休息,并把团队放在第一位。 12. 马库斯·奥勒留 古罗马皇帝马库斯·奥勒留在统治后期经常生病且濒临死亡,此时他收到了一则令人惊讶的消息:他的老朋友和最信任的将军阿维迪乌斯·卡西乌斯准备谋反篡位。 奥勒留本应感到愤怒,毕竟他的挚友试图夺走他的生命和王位。但是奥勒留并没有像其他皇帝那样讨伐敌人和对手,而是等待卡西乌斯放弃篡位的想法。结果卡西乌斯并没有停止谋反的步伐,于是奥勒留下令出兵平反,但却不杀他。 奥勒留选择了原谅,他认为「原谅一个人的过错就是继续和背弃友谊的人做朋友,继续对背弃信仰的人保持忠诚。」正如奥勒留对他的部下所说,如果他们能从这一可怕的判乱局势中学到些什么,那就是「向全人类表明,即使是处理内战也有更好更正确的方法。」 这让人想起另一位斯多葛哲学家塞涅卡的一句话:「对许多事情选择宽恕,对任何事情都不寻求宽恕。」 结语: 斯多葛派哲学从来都不只是一门学科,而是关于生活的艺术,它一直是一种生活哲学。它教会我们在逆境中保持坚强,控制自己可以控制的,不强求自己无法控制的事情。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并时刻热爱自己的命运。 Comments are clos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