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保罗·格雷厄姆(Paul Graham)有着硅谷创业教父父的美誉。自2005年以来,他创办的创业孵化器公司Y Combinator已经资助了超过3,000多家初创公司,包括我们耳熟能详的Airbnb、Dropbox、Stripe和Reddit。除此之外,保罗还是知名的程序员和作家,他在Lisp语言有所建树,其所著的《黑客和画家》一书在互联网行业被视为必读之物。
值此新年之际,分享两篇保罗·格雷厄姆对我产生深刻影响的论文:《将想法转化为文字》和《城市和野心》,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养成写作的良好习惯(结尾有新一期写作活动的彩蛋哟),找到属于自己的落脚点,2023年兔飞猛進,蒸蒸日上! 将想法转化为文字
即使是面对熟悉的东西,当你写下来时才发现你对它们的了解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深刻。把想法变成文字是一个严峻的考验。通常你脑海中蹦出的第一个词汇总是词不达意,你必须一遍又一遍地重写,才能使它们表意通顺。而且你的想法往往既不精确,也不完整,最终呈现在文章中的一半想法将是你在写作过程中想到的。的确,这就是我写文章的原因。
大家普遍认为发表出的东西代表着你下笔前的想法,你只不过通过书写将脑中的想法表达出来。但只有写作者知道,这并不完全准确。你在将想法转换为文字的过程中已经改变了原始想法,有一些想法因为太过琐碎,在书写的过程中已经被你抛之脑后。 写作之所以是一件严肃的事情,不仅仅需要把抽象的想法转换成具体的文字,真正的考验是阅读你写的东西。你必须假装自己是一位中立的读者,对你头脑中的想法一无所知,只能通过读所写之物,了解你的想法。当读者读到你写的东西时,可以完整无误地了解你的想法吗?如果你真的想在写作上作出努力,可以在阅读所写文章时假装自己是个理性的陌生人。我花了大量的时间才能让文章通过这个理性陌生人的测试。你可以不断地询问这个陌生人,他究竟想在阅读过程中得到什么?如果他不满于你没有提到X或者没有充分限定某些句子,那么你就加上X或者增加限定。现在他满意了吗?这可能会使你不得不删除一些漂亮的句子,但你必须接受这个事实。你只需要尽可能地满足这位陌生人的需求。 我想,上述经验不会有什么争议。任何尝试写一些重要东西的人都会拥有和我一样的体验。也许世上存在一些人,他们可以文思如泉涌,下笔如有神,但我尚未见过有人能做到这一点。事实上,这是电影中的一特例:某人声称有一个解决困难事情的想法,当别人进一步问他如何实现时,他拍拍脑袋说:「都在这里面呢。」 观众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充其量这个计划不过是一个模糊不全的未成形的想法而已。 在某些精确定义的领域中,你有可能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想法。例如,人们可以在头脑中下棋,数学家也可以在脑子里做算术题,尽管他们似乎对超过一定长度的证明题没有把握,直到把它们写下来。这似乎佐证了一个事实,你首先形成了把它们书写下的能力,然后才能在头脑中实时操作。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我可以在脑子里写文章。我有时在走路或躺在床上时想到一段话,最终写下来的版本和我脑中的想法十分一致,实际上我这样做的时候就是在写作,只不过我的手指没有动罢了。 你自认为了解很多东西,觉得没必要再将它们述诸笔端。你觉得在写作的过程中并不会帮你学会更多的东西。我并不这么认为,我至少写过两个我十分熟悉的主题:Lisp黑客和创业公司。在写这两篇文章时,我都发现了很多之前没有意识到的知识点,我在解释它们时遇到了困难。我并不认为这样的经历是反常的,大量的知识都是无意识的,专家往往比初学者拥有更多无意识的知识储备。 我并不是说写作是探索想法的最好方式。如果你有关于建筑的想法,想必探索这些想法的最好方式是动手建造实际的建筑物。我想说的是,无论你利用其他方式学到了多少东西,你仍然可以从写作中学到新的东西。 当然,把想法变成语句不一定是指写作。你也可以用老方法,通过谈话来达成。但根据我的经验来看,写作是更严格的测试。你必须致力于使用单一的文字和句式抒发思想和情感,并集结超过谈话所需的精力。我经常花两周时间写一篇文章,重读50次草稿。如果你在谈话中这样做,别人会认为你有什么精神障碍。如果你很懒的话,写作和谈话都对你没什么用处。但如果你想逼自己把事情做好的话,写作是一座值得攀爬的高峰。 我花了这么长的时间来确定写作的重要性,是因为这个观点的反面足以让很多人大为震惊。如果写下你的想法才能使它们更精确、更完整,那么没写下关于某主题想法的人就没有关于这个想法的完整精确的看法。一个从不写作的人对任何重要议题都没有完全成型的看法。 对这些人来说,他们感觉自己好像什么都懂,也认可自己思想的完整性。但当他们真正书写时,才会意识到自己的想法是有缺陷的。如果你不通过写作来测试自己的想法,不仅永远不会有完全成型的看法,而且也永远不会意识到这一点。 把想法写成文字当然不能保证你的想法就是正确的,尽管写作不是验证想法的充分条件,却是一个必要条件。 城市和野心
每所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都用自己的方式潜移默化的改变你的行为和思考方式。比如说纽约充斥着「赚更多钱」的思潮,洛杉矶总是告诉你「要变得更有名气」。
保罗·格雷厄姆以前认为美国伯克利是优化版的剑桥,这里的人文气息浓厚还有更好的天气。但当他住在那里以后却发现事实不像他想象的那样,伯克利的人没有剑桥人那样的雄心壮志,他们虽然修养好学识高,但大多数人都只想好好地享受生活,而缺失了剑桥人的雄心壮志。然后他意识到,剑桥加上好天气已经不是原本意义上的剑桥了。如果你选择一座城市,也要接受它的弱点,正因为它的优点和弱点一起才塑造了这座城市的性格,推己及人,人也如此。 没有人可以不受环境影响,如果你总生活在一个和你品性格格不入的地方,那很容易陷入自我怀疑的深渊。百年前的巴黎也曾是文人墨客的聚集圣地,但现在已经成为时尚之都,保罗·格雷厄姆在巴黎居住时,真切地感受到大多数人对时尚和艺术的热爱,如果你是艺术家,那巴黎现在就是你的胜地。你的出生地并不代表一定和你的性格相符,你每个人生阶段所追求的东西也不尽相同,不过在你心智成熟的那些年,选择一个对的城市对你未来的发展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印象派的画家们出生在世界各地,后来死在世界各地,但是他们的壮年时期都选择巴黎作为落脚地,那里有他们的同僚,有他们的观众。 保罗·格雷厄姆建议大家在年轻的时候选择不同的城市去生活,感受这座城市传递给你的信息,看看是否和你的性格相符,看看这里有没有你向往的群体。也许随着互联网的壮大你没有必要在搬来搬去,你可以坐在家中就和世界各地志同道合的人们取得联系,但是实体环境对你的影响力总是无孔不入,不要让一个不接受你的环境强行改变你,也不要试图凭借一己之力改变环境。世界这么大,总有一个你的落脚之地。
|